2025年6月24日


脑垂体瘤的预防与治疗
全媒体记者 王苗苗

《四平日报》(2025年6月24日) 06版

脑垂体瘤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隐藏在大脑深处,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患者的生活。不同类型的垂体瘤会带来哪些症状?怀疑患病该如何确诊?又该如何治疗?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李晓东,为大家揭开垂体瘤的神秘面纱。

记者:什么是垂体瘤?

李晓东:垂体瘤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之一。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一般人群中垂体瘤的发病率高达16.7%。垂体瘤中32%~66%为泌乳素瘤,8%~16%为生长激素瘤,2%~6%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1%为促甲状腺激素瘤,15%~54%为无功能瘤。

记者:不同垂体瘤有哪些临床表现?

李晓东:PRL瘤是垂体瘤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多为生长缓慢的微小腺瘤,主要发现于女性。较大的PRL瘤更常见于男性。巨大的具有侵袭性的PRL瘤极为罕见。成年女性高PRL血症最常见的症状是溢乳、闭经和不孕,约90%绝经前妇女出现月经量减少或闭经,伴有溢乳者约占80%。绝经后女性通常不具备这些典型的临床特征,因此容易发展为较大的腺瘤,从而产生占位效应,压迫导水管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升高症状,压迫视神经可引起偏盲,波及侧方海绵窦可引起海绵窦内走行的神经功能障碍。值得注意的是,绝经后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的女性可能会伴有溢乳的症状。与女性相反,成年男性PRL腺瘤中约80%为大腺瘤,主要表现为占位效应。男性溢乳和乳房发育非常少见,而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微的如性欲减退和勃起功能障碍等表现,延迟或干扰诊断。

成人GH瘤患者表现为肢端肥大症,呈特征性容貌,面容丑陋、鼻大唇厚、手足增大、皮肤增厚、多汗和皮脂腺分泌过多,随着病程延长,可出现头形变长、眉弓突出、前额斜长、下颚前突、齿疏和反咬、枕骨粗隆增大及后突、前额和头皮多皱褶、桶状胸和驼背等。

TSH瘤是比较罕见的垂体瘤,多发生50~60岁的患者,TSH瘤大部分为侵袭性大腺瘤,就诊时大多数患者有占位效应的表现。

ACTH瘤的主要临床表现来源于皮质醇分泌增多,典型的临床表现则包括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多血质、皮肤紫纹、高血压等。

记者:垂体瘤如何确诊?

李晓东:可以到正规医院神经外科门诊,会有专业医生查体检查,如确有患病嫌疑,则继续进行影像学检查,激素水平检测等。

记者:垂体瘤如何治疗?

李晓东:手术治疗是许多垂体瘤的首选。近年来,相较于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由于视野佳、创伤小、患者依从性好、平均住院时间短而逐渐成为神经外科专家首选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