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6日


光伏照亮振兴路
——双辽市发展光伏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四平日报》(2022年6月6日) 06版

全媒体记者 邢天笑 通讯员 谢晨龙

近年来,双辽市持续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力度,兴建光伏扶贫项目。光伏扶贫具有见效快、收益稳、持续时间长等特点,成为精准扶贫的有效方式。

为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益,双辽市出台了光伏扶贫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和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分配管理办法,全面规范光伏扶贫项目管理,一个个扶贫项目变成了乡村振兴资产,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有力促进了乡村振兴。

一直以来,双辽市充分挖掘日照资源禀赋优势,光伏扶贫电站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试点到遍地开花,已成为脱贫村培育发展集体经济、保障脱贫人口持续增收的重要支撑。为积极开展好光伏扶贫工作,该市先后成立了双辽庆达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双辽市金诺尔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其中,国有独资企业金诺尔光伏发电有限公司于2017年5月由市人民政府批复成立,公司注册资金3000万元人民币。是该市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国家电费补贴的唯一结转单位。公司成立至今主要对电站建设期间的政策衔接、并网发电环节的沟通协调服务,和电站后期的电费结转、运维服务监管等工作。

双辽市红旗街义顺村村级光伏电站,建设于双辽市红旗街义顺村,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总投资721万元,带动脱贫户175户,该项目总装机容量900kW,项目采用集中全额上网模式,上网电价为0.88元/度,全年收益约115万元;那木乡那木村村级光伏电站,建设于双辽市那木乡那木村,占地面积2.23万平方米,总投资637万元,带动脱贫户170户,该项目总装机容量884kW,项目采用集中全额上网模式,上网电价为0.88元/度,全年收益约110万元。随着一座座村级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落地,不少村屯的经济、文化面貌也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彻底解决了村集体无收入、办事没资金的难题。

在围绕光伏发电主业发展农牧产业时,光伏项目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并特别设置了优先安置周边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业,让困难百姓能够就近择业,切实增加农民与贫困户的收入。同时,为当地村集体经济壮大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据了解,30MW扶贫项目每年向地方扶贫办缴纳315万扶贫资金,连续20年共计6300万元用于精准帮扶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农民增收创收、脱贫。“要说我家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那可是沾了光伏扶贫电站的光。现在我们村没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都能得到光伏的分红,我们这些有劳动能力的人也都依靠任职于村里的保洁、治安、护林、防火等重要村务管理工作岗位,从而参与光伏分红,靠自己的劳动增收。有了光伏分红的支持,我们的生活都有了更好的收入保障。”那木村的崔银娜和义顺村的王子武都曾是村里的贫困户,提起光伏扶贫带来的益处,他们喜上眉梢。

光伏扶贫项目的实施是该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个缩影。如今,双辽的脱贫户们对光伏扶贫项目的前景充满了希望,对新生活满怀信心,在双辽广袤的土地上,正演绎着一幕幕乡村振兴的生动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