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不褪色 守好新阵地 |
本报讯(记者 李雪 通讯员 费季为)在铁西区人民法院一楼大厅,总能看到一个站姿笔挺的身影。他叫甄海涛,是这里的安保人员,也是一名退役军人。从军营到法院,制服换了颜色,肩上的责任却从未减轻。他用军人的忠诚严谨守护着法院的安全,用热忱细致的服务温暖着来访群众,在没有硝烟的岗哨位上书写着“退伍不褪色”的人生篇章。
“来到法院,我才真正明白什么是‘白加黑、五加二’”,甄海涛说。刚上岗时,他就被法院里的“拼劲儿”震撼了。值夜班巡逻经过二楼走廊时,民事庭法官办公室的灯光常亮到深夜,窗户映出的是伏案翻阅卷宗的身影。有次凌晨两点,他在三楼巡检,发现刑事庭的办公室灯还亮着,原来是法官在撰写审理报告,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文件列表排到了页尾,旁边摆放着一桶方便面。
“法官们总说‘案子拖不得,当事人等不起’,这句话我记牢了。”甄海涛的语气里带着敬佩。“他们不是不困,只是卷宗承载的期盼更重;不是不想回家,只是当事人案结事了的心情更急迫”,这份坚守和执着,让他想起军营里“在岗一分钟,尽责六十秒”的铮铮誓言。
作为一名安保人员,甄海涛不能提笔断案,但他把“站好岗、服好务”当作使命。从保家卫国的“大战场”,转向守护公平正义的“小阵地”,同样值得被重视和尊重。
当事人走到门口时,他总是出去迎候,主动问一句“您到哪个庭”,顺手递上指引单。遇到情绪激动的群众在门前徘徊,他会递上一杯温水,轻声说“别急,事儿总能解决”;碰到行动不便的残障人士,他立刻上前搀扶,然后联系相关人员接待。有位老人腿脚不便,每次来法院都要先找“小甄”,说“他扶着我,比家里孩子还稳当。”
同事们说,甄海涛值岗总有股“军人范儿”:巡逻时步伐均匀,眼神扫过大厅的每个角落;接待时身姿挺直,言语清晰果断。“法槌敲出的公平正义,也得有我们倾情的守护。”他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甄海涛知道,自己所在的岗位虽然很平凡,却是法院形象的“第一扇窗”。法官们来去匆匆的身影,当事人浮现的满意笑容,同事们经过时投来信赖的眼神,都成了他履职尽责的动力。“在法院工作的每一天,就要站好每一班岗”,这位退役老兵的话语里,续写的满是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