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


医心向党映初心 妙手匠心亮“视”界
——记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夏静

《四平日报》(2025年7月2日) 06版

全媒体记者 魏静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守护光明就是我的终身阵地。”从医三十余载,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夏静始终以这句话为座右铭,将党员徽章的光芒融入手术刀的每一道轨迹。作为吉林省眼科领域的学科骨干,她用精湛医术为上万名患者重塑清晰“视”界;作为临床一线的共产党员,她以“六心”服务理念构建医患信任桥梁,在守护人民眼健康的征程中书写着新时代医者的先锋答卷。

党徽闪耀:抗震救灾中的“光明战士”

2008年汶川地震后,夏静主动请缨加入吉林省赴黑水抗震救灾医疗队。在余震频发的临时帐篷医院里,她手持简易设备为受灾群众筛查眼疾,为伤员建立眼部健康档案,这份跨越山海的守护,让她荣获“黑水荣誉市民”称号,被吉林省政府荣记三等功。“在灾难面前,党员的身份就是冲锋的号角。”回忆起这段经历,夏静的眼神依然坚定。

作为吉林省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省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委员等多项学术职务的担当者,她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牵头成立“党员护眼先锋队”,带领团队走进社区、学校、养老院开展义诊 300余场,为10万余人次提供免费眼健康检查,让“医心向党”的承诺转化为触手可及的光明服务。

术精于勤:刀尖上的 “晶体艺术家”

“白内障手术如同在米粒上雕刻,差之毫厘便可能影响患者一生。”夏静的手术台旁始终摆放着一本泛黄的解剖图谱,上面标注着上千例手术的操作心得。她率先在区域内开展全视程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将传统单焦点手术升级为“远中近全程清晰”的精准诊疗,使80岁高龄患者术后仍能自如阅读手机;针对复杂病例创新的“囊袋张力环联合晶体悬吊术”,让因外伤晶体脱位的患者重获清晰视力,技术水平稳居区域领先地位。

在她的带领下,眼科团队构建起 “全链条眼健康管理体系”:从儿童斜弱视矫治时的“游戏化训练法”,到青少年近视防控的“个性化角膜塑形镜方案”;从干眼症诊疗的“雾化+热敷+睑板腺按摩”三联疗法,到视网膜病变的抗VEGF精准注射,每年完成各类眼科手术2000余台,其中三、四级疑难手术占比达65%,让四平及周边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省级诊疗服务。

“六心”铸魂:患者心中的“光明使者”

“夏主任总是握着我的手说‘别担心,我们一起努力’。”76岁的白内障患者王大爷至今记得手术前夏静给予的心理疏导。作为科室党建品牌“六心服务”的创立者,夏静将“省心的技术、放心的能力、安心的诊疗、贴心的关怀、耐心的沟通、暖心的回访”融入每个医疗环节:为老年患者制作图文版术后注意事项卡片,为儿童患者准备卡通眼罩,为贫困患者协调慈善救助基金……近三年来,眼科患者满意度始终保持99%以上,科室先后荣获“市级党员先锋岗”“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党员的初心,要写在患者重见光明的笑脸上。”如今的夏静依然保持着每周4天手术、2天门诊的工作节奏,清晨查房时她总会特意放慢脚步,用手电筒仔细检查每位术后患者的瞳孔反应。在她办公室的书架上,除了专业书籍外,还摆放着患者赠送的十字绣“光明女神”——这既是医患情深的见证,更是一名共产党员用医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生动注脚。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手术室的窗户,夏静已穿戴好手术装备,显微镜下的刀尖在患者眼球表面轻盈起舞。这面飘扬在光明阵地上的党员旗帜,正以匠心为笔、仁心为墨,在守护人民眼健康的画卷上续写着新时代的医者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