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一年郑家屯沦陷一瞥 |
1931年9月18日,日本炮击沈阳北大营,占领了当时的东北首府沈阳,继而东北沦陷。
当时我在郑家屯的辽宁省立第四高级中学读书。事变消息传来,震动了郑家屯的人民,街头巷尾议论纷纷。尤其是青年学生更是义愤填膺,当晚大家聚集在学校,情绪激昂,慷慨陈词,痛斥日本的侵略行径,深憾东北军不予抵抗。这天夜里,驻守在郑家屯城内的东北军裴团部队奉命撤退;也有些仁人志士不愿作亡国奴,悄悄整理行装,准备奔赴关内。辽源县庆余银号为不使货币资敌,在军警严密警戒下,把一堆堆纸币点燃焚毁,浓烟滚滚,火光照亮银号一条街。我从学校很晚回来,目睹这一切,感到怅然若失。
第二天早晨,我怀着十分沉痛苦闷的心情来到学校,见同学们在操场上、走廊里,三五成群,谈论着自己的见闻,一扫过去那种井然而欢快的气氛。
如怨如泣的钟声响了,同学们回到教室静候老师上课。平日笑容可掬好开玩笑的陈老师仍穿着那件阴丹蓝士林布长衫走进教室。她今天脸上失去了素日的微笑,面容显得庄重严肃,操着浓重的唐山口音讲道:“同学们,日本对我国东北凯觎已久,既已占领了沈阳,不日便会侵略我们郑家屯。我们不得不在这即将毕业的前夕分别。”说到这里,陈老师的声音忽而激扬起来:“同学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你们有血性的中国之青年,岂能听凭敌人的鞭打、宰割!中华民族历来是勇敢的,不屈于外侮的民族,国难当头,有志之士应当挺身而出,我们青年也要为国家与民族的生存,尽到一个中国青年的义务……”
陈老师的讲话,使我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突然,一架敌机带着怪声俯冲而下,在低空盘旋。老师停止了讲话,同学们争着窗前去看,飞机飞的很低。机身上的“红膏药”和螺旋浆的转动都清晰可见。敌机在城市上空大约盘旋十五分钟才向南飞走。于是学校的林黎仁校长通知停课、疏散。同学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急匆匆地离开了学校。
这一天,街市上许多店铺停了业,人心惶惶。夜里我辗转反侧,很久不能入睡,想着白天老师意味深长的讲话;想着今后自己的去向……
9月22日,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踏进了郑家屯这个古镇。清晨,我在睡梦中被隆隆的炮声惊醒,原来是日本侵略军不敢冒然闯进郑家屯,而是在火车站附近向距郑家屯城镇十余里处的东北连续发炮,同时又以重机枪对空射击,采取攻城先攻心的战术,企图震慑郑家屯人民。只见东山那边硝烟弥漫,烟柱直冲霄汉。爆炸声、机枪声响成一片,大有重兵压境之感。城内家家关门闭户,路上行人稀少。
近午,日本侵略军骑着马,挎着战刀,手里持着枪,在维持会汉奸走狗的引导下,开进了郑家屯。城里的人们早已躲避起来了,那时我寄寓在马路头刘家大院妻子的舅父家中,当时爬到房上,趴在房顶上往大街上看,整个街市空荡荡的,唯有那些日本侵略军的骑兵队和汉奸走狗挨门挨户地敲门。
日军进城后,住在日本料理店——大红楼道南的大院里,以后又建立了宪兵队。从此,郑家屯就沦陷于日军铁蹄下,直至1945年“八·一五”光复,郑家屯人民才从日寇的桎梏中解脱出来。
(崔翊华回忆 刘长顺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