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7日


第三编 四平党组织在东北解放战争时期
(一九四五年九月—一九四九年九月)

《四平日报》(2025年6月27日) 06版

党史

但是在这次整党运动中,由于对党内问题估计过重,也出现了对部分党员处理过重的问题。如有的地方过分强调家庭出身,造成了唯成分论,把一些地、富子弟当成地主、富农分子处理了,把有一般历史问题的人当成汉奸、特务、匪首处理了,把犯了一般错误的人当成蜕化变质分子处理了。有的地方在“交权审干”中,过分强调贫雇农说了算,对干部采取“搬石头”的做法,凡是成分不好的干部就撤职,也伤害了一些干部;同时由于片面强调“贫雇农打天下坐天下”,把一些出身好,但没有文化、缺少从政经验的人安排到县、区级重要领导岗位,一度影响了工作。东北局和辽吉省委及时发现和纠正了整党、审干中的“左”的错误,同土改纠偏工作一道,对处理错误、或处理过重的干部进行复查,予以平反,这一工作到1948年6月基本结束。

1948年冬季攻势结束后,国民党在东北只剩下长春、沈阳、锦州等几个孤立据点,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只是时间问题,老百姓已不再相信国民党会卷土重来。特别是经过平分土地运动,人民群众普遍地发动起来了,贫雇农在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已经确立,共产党在东北彻底赢得了民心,公开建党的时机已经成熟。

1948年3月28日,东北局在《关于平分土地运动的基本总结》中,作出公开建党的决定,要求各地采取积极发展党员的方针,重点在工作基础较好的农村和城市大工厂大企业中,公开吸收工人、雇农、贫农和革命知识分子入党。吉林、辽吉和辽宁省委按照东北局的指示,相继开始了公开建党工作。辽吉省委于1948年4月10日发出《关于建党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地委、县委把公开建党工作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同年8月18日,吉林省委制定了《关于秋冬两季建党计划》,确定了在老区和新收复区的广大农村进行公开建党的方针,要求在老区应争取80%的行政村有党的组织,在新收复区争取60%的行政村有党的组织。

各地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进行公开建党:一是开展公开建党的宣传活动,各县委宣传部的工作与公开建党工作结合起来,利用报纸、宣传材料、新党员教材、上党课、典型经验介绍等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二是开办党员轮训班、组织员训练班,省委党校重点培养县、区领导干部,加强对公开建党工作的领导。三是选择重点村、屯进行公开建党试点,取得经验后向全县推广。四是按照“自报、公议、党批准”的办法,大批吸收积极分子入党。

四平地区各县委按照东北局和所属省委的要求,积极开展了公开建党活动。至1948年末,伊通全县有党员206人,建立党支部33个。至1949年末,全县党员总数为933人,建立党支部87个。在党员中,农民党员665人,占党员总数的71.3%。全县人口为285133人,党员占总人口的0.33%。1948年12月,双辽县开始公开建党,到1949年,全县机关、企业、农村、街道和文教单位普遍进行公开建党工作,共建立12个党委、153个支部,共有党员1506人。1949年初,怀德县委开始公开在群众中建党,仅1949年3月—10月份,就发展新党员637人,其中在农村发展359人,至1950年末,全县建立区级党委13个、党总支部2个、党支部96个,党员2118人。

梨树县据1948年12月7日统计(不包括从梨东县划来的十一、十二两区),全县共有党员135人,其中男133人,女2人;党员中老干部18人,新干部117人。党支部总数12个,均为机关支部。1949年3月11日统计,党员发展到566人,其中机关党员310人,农村和城镇党员256人。在党员总数中男544人,女22人;老干部22人,新干部544人。党支部总数35个,其中机关15个,农村20个。7月份,全县党员发展到1063人,其中机关389人,农村674人。党员家庭成分:工人13人,贫民16人,手工业者2人,自由职业者3人,雇农588人,贫农350人,中农80人,资本家1人,富农4人,地主3人,其他3人。党员出身,工人63人,贫民7人,士兵5人,职员3人,学生71人,手工业者10人,自由职业者3人,雇农545人,贫农308人,中农40人,富农1人,地主1人,其他6人。党员文化程度,文盲454人,稍识字247人,初小228人,高小85人,初中42人,高中6人,大学1人。党员中青年390人,妇女51人。党支部总数94个,其中机关19个,农村75个。1949年是梨树县党员迅猛发展的时期。这一年全县共发展党员2199人,占党员总人数3110人的70.7%。由于当时党的工作重心尚在农村,注重发展农村党员,农村党员2352人,占党员总数的76%。

辽吉(辽北)军区也在所属部队进行了公开建党工作,首先在连队中进行党的教育,提高战士对党的认识;然后公开连队中的党组织,让群众审查党员;最后根据自愿和群众介绍的原则发展新党员。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有重点地开展公开建党试点,各地迅速发展了一批新党员,东北全境解放后,党员队伍发展更为迅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辽西省所属四平、梨树等市县共有党员4387人,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各级党委十分重视在妇女和少数民族中发展党员。据吉林省委统计,1949年9月,全省有妇女党员5870人,占党员总数的12%,有朝鲜族党员8572人,占党员总数的17.5%。

随着党员数量的增加,城乡基层党支部的数量也在增加。据四平地区各市县组织史资料统计,1949年3月至12月,四平市区共有基层党支部32个,双辽县有党支部153个,怀德县有党支部122个,伊通县有党支部87个,梨树县有党支部35个,四平地区基层党支部总数达429个。

辽北省撤销后,将西安地区划归辽东省,四平地区划归辽西省,怀德县划归吉林省。

这一时期,为配合贯彻执行《中国土地法大纲》和公开建党活动,中共中央决定建立全国、各大区和省级统一的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四平地区的工、青、妇等工作也都有了很大发展。

七、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

新区是指冬季攻势之后,东北人民解放军陆续解放的区域,在四平地区包括四平市郊1个区,怀德县(今公主岭市)沿长大铁路线的6个区,梨树县10个区。四平新区土改就是在这些地区进行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