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6日


繁忙的街道
黄连芬

《四平日报》(2025年6月6日) 07版

走过无数城市的街巷,总会被一些地方的独特气质吸引。北京南锣鼓巷,在车水马龙的都市里,宛如一片宁静的港湾,青石板路、灰砖灰瓦,藏着老北京的韵味;北海老街,斑驳的墙壁、陈旧的骑楼,弥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也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而湖南长沙坡子街,空气中飘散着诱人的美食香气,尤其是那外臭里香的臭豆腐,一口咬下去,便是舌尖上难以忘怀的盛宴。还有太多太多街巷,它们以各自的姿态闻名于世,静静见证着城市的兴衰更迭,珍藏着一代代人的记忆与故事。

可最让我难以忘怀的,却是我们小区外那条甚至叫不出名字的街道。它没有名胜古迹的光环,也没有网红打卡地的热闹,却用最朴实的模样,日复一日地上演着充满烟火气的生活话剧。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没完全照亮街道,这里就已经热闹起来。小区大门口右手边的幼儿园,对面紧挨着的小学和中学,构成了这条街道独特的风景线。中学生们揉着惺忪的睡眼,背着塞满书本的沉重书包,脚步匆匆地穿过马路,奔赴知识的殿堂。紧接着,家长们带着孩子陆续出现,步行的家长牵着孩子的小手,轻声叮嘱;骑电动车的家长载着孩子,在街道上穿梭;开小轿车的家长则小心翼翼地停靠路边,目送孩子走进校门。每个人都在和时间赛跑,只为赶在铃声响起前,将孩子安全送到学校。

如果说街道这头的校园,是孩子们追逐梦想的起点,承载着无限的希望;那么街道那头的小摊,则是生活最真实的写照,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

街道尽头的十字路口,仿佛是一个神奇的舞台。四个路边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小摊,宛如繁星点缀夜空。早餐摊的热气腾腾,刚出锅的包子、油条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日用品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生活用品,方便着居民的生活;便民理发摊前,老师傅正专注地为顾客修剪头发。而最热闹的,当属卖菜一条街。这里简直就是一个微型的美食世界,活蹦乱跳的鸡鸭、新鲜的猪肉牛羊肉、生猛的海鲜,还有水灵灵的时令蔬菜、香甜的水果,以及各种自制的美味佳肴,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在这里,每一个摊位都是一个小舞台,摊主们则是最出色的演员。卖农村土猪肉的阿叔,手握砍刀,眼神坚定,手起刀落间,猪脚便被精准地砍下;头发花白的阿婆,戴着老花镜,熟练地用老式秤称量着蔬菜瓜果,嘴里还不时念叨着价格;被大家称为“玉米西施”的姑娘,温柔地为玉米褪去外衣,露出金黄饱满的玉米粒;年轻小伙则在水池边,麻利地给鱼开膛破肚,动作行云流水。吆喝声、讨价还价声、牲畜的叫声,与路过车辆的喇叭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首独特的生活交响曲。偶尔,交警前来巡逻,原本热闹的街道瞬间上演“猫鼠游戏”。一声“交警来了”,摊主们眼疾手快,迅速收拾摊位,蹬上三轮车,眨眼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原本被摊位占去一半的车道,也瞬间恢复通畅。

原以为清晨的菜市已经够热闹了,没想到夜幕降临后,街道又摇身一变,成了热闹非凡的宵夜街。烧烤摊的烟雾袅袅升起,空气中弥漫着烤肉的香气;五彩斑斓的水果茶,在灯光的映照下格外诱人;各种美食小吃散发着独特的香味,勾得人馋虫直冒。而我最爱的,是那家永远排着长队的“大喜杏螺蛳粉”。远远就能闻到它那独特的气味,有人觉得刺鼻,可在我看来,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一碗热气腾腾的螺蛳粉下肚,再配上一杯清甜的椰子糖水,一天的疲惫仿佛都被驱散,味蕾和胃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一天之中,唯有中午时分,街道才能享受片刻的宁静。空荡荡的沥青路面上,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一片片斑驳的光影。街道仿佛也累了,在清晨的忙碌后稍作休息。它静静地看着一群小麻雀在路面上蹦蹦跳跳,觅食嬉戏,又像是在积蓄力量,等待着夜晚的再次热闹。当夕阳的余晖渐渐消失,送走放学归家的孩子们,街道又将迎来新一轮的喧嚣,继续上演着属于它的生活故事。这条平凡又独特的街道,用它的繁忙与热闹,编织着无数人的生活日常,也成为了我心中最温暖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