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的序曲 裴金超 |
“小麦深如人,澶漫不见地。”宋代诗人郑獬的诗句,犹如为我眼前的景象量身定制。那片麦田,深沉如海,麦穗层层叠叠,不仅淹没了人的视线,也淹没了大地的边际。我站在田埂上,仿佛置身于一片金色的海洋,麦浪起伏,翻滚着丰收的希望。一株株挺拔、一穗穗饱满的麦子,犹如英勇的战士,身姿伟岸而丰硕,它们紧紧相依,竞相生长,直至目力所及,尽被这金色的浪潮所席卷。它们又像一位勤劳的织女,将阳光、空气和水分编织成黄澄澄的麦穗。每当柔和的风轻轻掠过,它们便在风的怀抱中翩翩起舞,“沙沙”作响,仿佛每一根麦秆都在低吟浅唱,倾诉着对丰收的渴望和对谷仓的深深向往。
夏日的天空是如此透彻,蓝得深沉,蓝得纯净。云朵在其中游走,如同洁白的羊群,在无边的蓝天牧场上自由漫步。阳光透过云层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为金色的麦浪镀上了一层黄金外衣,使得麦穗愈发金黄夺目。
我缓缓步入麦田,轻柔地抚摸着沉甸甸的麦穗。麦子,是大地的宠儿,亦是农夫的希望。它们的成长历程,是时间与生命的共同演绎。小麦的生命力之强,着实令人叹为观止——其根须深深锚定于沃土之中,即便冬日里被皑皑白雪重重覆盖,亦能在春回大地之时,由黄转绿,绽放新生。从冬日沉寂的蛰伏,到春日勃勃的萌发,直至夏日里那耀眼的金黄,小麦历经了风霜雨雪的严苛考验,同时也默默见证着农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耕耘。每一颗麦粒,不仅凝聚着农夫辛勤的汗水与殷切的期盼,更记录着大自然的无私与慷慨。我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那麦香悠然入鼻,淡雅而清新,瞬间令人心旷神怡。此时,我仿佛听到了麦子的呼吸声,感受到它们蓬勃的生命力在指尖跃动。
轻轻摩挲着一株麦穗,我想到了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庄稼人。他们的脸庞,宛如岁月的画布,镌刻着深深的沟壑,记录着风雨与阳光的故事。然而,在他们的眼眸中,却闪烁着不灭的坚定与自豪之光。他们是这片土地的守望者,用无尽的耐心等待着麦子的成长。他们以汗水为墨,以土地为纸,书写着对丰收的渴望与执着。他们的身影,就像是那麦田中最为坚韧的稻草人,无论风吹雨打,始终站立不倒。庄稼人没有言语,小麦也没有言语,他们好像达成了默契:一个默默付出,一个奋力生长。
镰刀,这个季节的象征,静静地挂在墙头,仿佛已经厌倦了长时间的寂寞。它渴望挥舞,渴望在麦田中划出优美的弧线,释放出它锋利的光芒。农人用心地磨砺着它的刃口,像是在为它注入生命的活力。每一次摩擦,都是对即将到来劳作的预演,每一次挥舞,都是对丰收喜悦的提前庆祝。镰刀在庄稼人手中,不再只是工具,而是变成了实现梦想的伙伴,共同期待着即将到来的幸福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