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 ——写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 |
本报评论员
今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主题为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十年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国家安全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成为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实基础。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工作,创造性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将我们党对国家安全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和境界。总体国家安全观关键在“总体”,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体系,为做好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十年来,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科学指引下,我国国家安全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从成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建立起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到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不断健全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从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实现国家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一体推进,到开展涉台、涉疆等一系列斗争,有力维护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设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更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举措,它让国家安全意识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夯实了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基础、社会基础和民心基础。
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从网络安全面临的新挑战,到生物安全领域的潜在风险;从经济安全面临的外部压力,到文化安全遭遇的各种冲击,都对我们维护国家安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让国家安全理念深入人心,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要在宣传教育的内容上下功夫。要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让广大人民群众深刻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要大力宣传国家安全法颁布施行十周年以来,国家安全领域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积累的宝贵经验,增强人民群众对国家安全工作的信心。要广泛宣传国家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如反分裂国家法、国防法、反恐怖主义法、反间谍法、数据安全法、生物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等,让人民群众知法、懂法、守法,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要在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上求创新。在传统媒体方面,报纸、广播、电视要制作高质量的节目和报道,深入解读国家安全知识和相关案例。在新媒体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类普法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客户端等平台,运用短视频、微电影、图解、动画等多种形式,以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方式传播国家安全知识,提高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下活动,如举办国家安全知识讲座、主题展览、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让人民群众在参与中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要推进国家安全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军营、进网络,实现宣传教育全覆盖。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要突出重点对象。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要带头学习国家安全知识,提高运用法治方式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和能力,切实履行好维护国家安全的领导责任。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国家安全教育,将国家安全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通过开展国家安全法治课、辩论赛、主题征文等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观,增强他们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社区居民、乡村群众等群体的宣传教育,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民国家安全意识。
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人人都是国家安全的守护者。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让我们以此为契机,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