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8日


天地英雄气 丰碑铸英城
——忆四战四平中的战斗英雄(五十九)

《四平日报》(2025年2月28日) 06版

赵志军

一级战斗英雄、革命烈士

曹玉海

曹玉海,1923年出生于山东省莒南县涝坡乡东店头村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43年1月参加八路军,1944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10月,他所在的部队改编为滨海支队26团,他在3连当战士。1945年6月4日,3连在罗重山一带狙击由胶南县泊里镇向诸胶边南部地区进犯的日伪军500余人,他与战友们灵活地迂回到敌侧后狠狠地打击了日伪军。战后,他被滨海支队授予“战斗模范”称号。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曹玉海随部队挺进东北,1946年1月任1纵3师9团3连排长。1946年4月,在四平保卫战战斗中,他所在的3连数次与敌人厮杀,他端起刺刀,第一个冲入敌群,战士们纷纷跃出战壕,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3连在战斗中共歼灭国民党军300多名。战后,3连荣获“光荣的四平连”称号,他本人被师党委评为“战斗模范”。在东北战场上,他先后参加战斗20余次,负伤6次,两次被评为战斗模范,7次立功,获“勇敢”奖章5枚。

1949年3月曹玉海任营长,6月在宜昌战斗中再次负伤,伤愈后转业到地方工作,任湖北省武汉市监狱长。曹玉海不想离开部队,当他听说自己的老部队38军从南向北开进时,他在武汉找到了老部队。团长孙洪道再三婉拒,看着曹玉海决心已定,便请示师首长同意,曹玉海归队,再次成为一营营长。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曹玉海随志愿军入朝作战。他带领114师342团一营坚守阵地。在清川江边上,丹峰山上阻击敌人寸土不让,狠狠地打击了北犯的敌人。他指挥部队粉碎了李伪军一个整团的进攻,周密地研究敌人的活动规律,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奉命率一个连袭击了一座敌人严密防守的山村,取得歼敌120余人的胜利。

1950年10月,曹玉海率领一个营神速迫近阳站,以2连冲入市街,堵住了企图夺路南逃的敌人,并用一个班楔入敌炮兵阵地,用手榴弹、刺刀歼灭了正在疯狂拦阻我军前进道路上的敌人炮火。战斗持续近一昼夜,曹玉海预判到白天敌人必然会依仗空中优势掩护突围逃跑,便带领部队紧紧地黏住敌人,使敌人飞机无能为力,同时,组织全营炮火,向一股顽抗的残敌进行猛烈地轰击。经过激烈的战斗,敌军一个营被他们全歼。师首长把一营这次出色的战斗作为典型范例,教育各级指挥员。

三次战役过后不久,被中朝人民军打得仓皇南逃的敌人,为了挽救其失败命运,拼凑了残兵败将,不惜一切代价向我军扑来。在西起水源,东至原洲一线上,终日炮火连天,展开了激烈的战斗。1951年2月12日,曹玉海率一营负责守卫350.3高地和276.8高地。350.3高地俯瞰京安里,是通往汉城的要冲,美军动用二十多门重炮向我高地轰击,二十多架飞机在阵地上轮番轰炸,坦克炮弹也雨点般地向我军阵地发射。飞机投下的炸弹使得阵地像地震一样颤抖,交通壕和许多掩体都被炮弹炸平了,硝烟和灰尘使人们透不过气来。炮火向我军阵地后方延伸射击后,敌人开始冲锋了,他们一次一次往上涌,又被我军一次一次打退下去。一股敌人从左侧迂回上来,曹玉海率一个预备班喊着口号:“同志们,打呀!”用手中的枪一梭子弹把最前面的几个敌人打倒了,战士们见营长奋勇当先,一股劲冲上去把敌人都打退了。就在此时,曹玉海头部和胸部被敌人射中了两颗子弹,当场壮烈牺牲在阵地上,年仅28岁。战后,他被授予“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