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先创优的排头兵 ——记第四十二任“董存瑞班”班长邓文井 |
|
吕景成
在三个月的新兵训练中,邓文井凭借着坚韧的毅力与拼搏的精神,不断突破自我,12个考核科目,邓文井取得了7个优秀,5个良好,成为新兵中的佼佼者。新兵训练结束后,邓文井被旅里选拔到“董存瑞班”,成为英雄集体中的一名新成员。
邓文井平时狠抓自身训练,不怕苦不怕累,各项工作处处做在前面。在老班长的精神激励下,他每天学军事、练本领、强技能,身上总有一股使不完的劲,被连队官兵称为争先创优的排头兵。
2005年年底,延边电视台的两名记者随“董存瑞班”战士到军民小区军烈属许大娘家慰问,目睹了邓文井为许大娘洗头、洗脚,整理屋子,打扫卫生。看到两人亲如母子般的情景时,在场所有人的眼睛都湿润了。慰问结束后,这一情况被延边电台、电视台、报纸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
许大娘家与部队只有百米之遥,从那以后,每逢节假日、休息日,邓文井都会同班里的战友到大娘家打扫卫生、唠家常。2006年春节前夕,“董存瑞班”的战士特意把许大娘接到连队与大家共度佳节。晚会上,邓文井不但为许大娘献上了《母亲》这首歌,还组织班里的3名同志合演了诗朗诵《母亲啊,我祝您永远健康》。许大娘感动地含着泪说:“孩子,谢谢你们,大娘从心里谢谢你们”。
“作为英雄的传人,如果做好事只图名利的话,传承践行英雄精神也就失去了意义。”这是邓文井发自内心的告白,邓文井与延边人民“心连心、共命运”的深邃思想,也慢慢地得到了身边战友的尊重和敬仰。
2006年1月,邓文井当上了“董存瑞班”副班长。2008年9月,时任“董存瑞班”班长吴忱海提干后,谁能成为下任班长?成了官兵们议论的焦点。
邓文井在“董存瑞班”班长竞选中,凭借自己过硬的能力素质,以军事素质认证、政治理论考核、现场答辩等6个科目全优的成绩胜出,一举赢得了旅领导的高度赞同。
当邓文井被旅党委任命为第42任“董存瑞班”班长的那一刻,全旅官兵都向他投来了敬佩的目光。
当上班长后,邓文井为了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面,使自己早日成为炮兵专业训练的行家里手,他细心研读了多本专业训练书籍,并记录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不但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技能,还达到了全能炮手的要求。
为了提高作业精度和操作速度,邓文井将瞄准装置的装定改装要领,归纳成通俗易懂的口诀,即:“一精确”“二居中”“三对正”“四准星”“五身平”“六放松”,使训练事半功倍,这一要领还在全旅进行了推广,全面提升了炮兵部队瞄准手专业的训练水平。
在此基础上,他还利用业务时间主动与军事专业过硬的线膛炮炮长交流经验,大胆尝试使用火箭炮作业器材,运用线膛炮作业方法计算单修。经过反复验证,创新了“火箭炮瞄准手专业训练新法”,此方法被应用后,不但能确保作业精度,而且还缩短了作业时间,仅用29秒就可以完成一次作业,刷新了旅里1分05秒的最快记录。
2009年深秋,邓文井参加旅里组织的第四届“存瑞杯”军事科目比武,他创新的“火箭炮瞄准手专业训练新法”在比武场上首次亮相后,就收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邓文井技压群雄,以比第二名快20多秒的成绩胜出。他因此立了三等功。事后,邓文井还被旅党委评为“军事训练尖子”和“军事训练革新标兵”,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三等奖。
邓文井不仅自己刻苦训练,而且还用总结归纳的火箭炮装定改装“六字诀”,带领全班率先在全旅进行了“全能炮手”试训,组织每名战士练换位操作、练减员对抗,仅半年就达到了全员“一专多能”的要求,人人都成为了“全能炮手”。2010年军区“雷电1015”实兵对抗演习,“董存瑞班”发射炮弹60余发,发发进圈,被旅里评为“神威炮班”。邓文井被评为优秀班长,荣立二等功。
2010年7月27日夜间至28日中午,一场突然袭来的特大暴雨,使吉林省敦化市境内的松花江支流富尔河和牡丹江水位迅猛上涨。“董存瑞连”官兵按上级的统一部署紧急出动,在连长王勇带领下来到雁鸣湖镇抗洪抢险救灾。
在这次抗洪救灾中,“董存瑞班”战士在邓文井的带领下,每天奋斗在高温酷暑下,为受灾群众运送各种急需的物资。汗水一次又一次地把他们的衣服浸湿,衣服上结出斑斑驳驳的盐霜。有的战士靠吃药支撑着,实在热急了,就用编织袋兜起河水冲头降温,有的战士干脆跳到浑浊的河水里浸泡一下,再继续运送物资。
连续两天,“董存瑞班”战士克服道路不通、通信中断等困难,千方百计地将一箱箱桶装自热方便面、矿泉水、面包、即食饼干、火腿肠等救灾物资,及时地送到受灾群众手中,赢得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称赞。
2012年10月,邓文井被部队保送到陆军军官学院学习,2014年6月毕业后,回到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先后担任炮兵排长、警卫排长和指导员工作。
到2022年,在邓文井当兵的19年时间里,先后被集团军评为爱军精武标兵和优秀共产党员,荣立二等功3次,三等功2次,所带的“董存瑞班”4次荣立集体三等功。2022年10月,邓文井退出现役后,被组织安排到吉林省吉林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