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3日


爱国人士郑洪轩的故事
单志

《四平日报》(2022年11月23日) 07版

这次战斗,日本小队全军覆灭,缴获了一大批枪支弹药,两支义勇军用这些战利品武装了起来。饭后两支队伍向马鞍山转移,扎下大营。黄大成和高大蛤蟆提出两支队伍合并,由郑洪轩统一领导,共同抗日。

日本侵略军遭到沉重打击。3天后,侦察员报告城里贴满了布告,日本侵略者准备全力围剿义勇军,“对提供确切情报者赏大洋100元;凡活捉或拿郑洪轩人头者,重赏大洋500元。”日本人不惜血本,不但要公开围剿而且还要暗杀。郑洪轩听到这个消息泰然一笑,对大家说:“小鬼子越恨我们,说明我们干得越好。他们敢公开叫嚣,是对我们的鼓励和肯定。我们的路只有一条,团结起来,英勇地战斗下去!”大家哄得站起来说:“对,我们就跟着你这个司令干,不把小鬼子打出去永不罢休!”

这次战斗后,又打了几个小仗,在郑洪轩和黄大成的领导下,打得日本侵略军落花流水。这期间,北京派来地下工作者接应郑洪轩回北京,有重要任务,他便离开了大孤山。大孤山的这支队伍连续抗战,后来与梨树孙荣领导的抗日义勇军以及周边各自为战的义勇军队伍合编组成第十四路义勇军,再后来加入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斗在辽东、辽西、白山黑水的大地上。

“一二九”学生运动的策划者和指挥官

1932年3月,郑洪轩到北平南城支部工作,重点建立和扩大北平抗日义勇军队伍。1933年春,郑洪轩组织起三个武装支部,担任总支部书记。当年秋,他就读于东北大学政治系。在这所学校学生中,郑洪轩、关山复、宋黎等都是中共地下党员。1935年12月,在中共北平市委的组织和领导下,爆发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它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数千人参与的声势浩大的抗日救国运动。

自日本侵略者的魔爪伸到北平等地以后,逮捕抗日志士和爱国同胞的劲头加大,大肆抓捕党的地下工作者。党的地下组织包括北平市委遭到严重的破坏。1935年11月,日本侵略者策划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党派来朱冷储同志整顿北京市委。在北海的一次会议上,时任西城区委书记的郑洪轩提议召开全市学联代表大会,组织学生抗日游行,唤醒人民大众。朱冷储回去后将此意见向上级汇报,上级提议郑洪轩拟定运动方案,并要求市委讨论后报上级决定执行。

12月2日晚,北平市委、团市委、各区委、学联代表在燕京大学召开秘密会议。与会人员不介绍身份,席地而坐。包括郑洪轩在内的几位主持人,领导研究游行示威的程序、宣言、请愿要点、参加人员,决定广泛地秘密发动群众,争取各地各阶层人员参加,无阶级划分,唤起民众共同抗日救国的决心。12月6日,北平15所大中学校学生自治会发表《北平各校通电》,谴责国民党政府妥协投降的不抵抗政策,陈述唯有动员全国人民一致抗日才是中国的出路。12月8日晚,又在清华大学一个无人教室里召开会议,各大中学校学联代表参加,决定游行请愿的组织领导、行动路线,组织纠察队、交通队、宣传队、讲演队,印发口号和宣传单,决定党组织不公开指挥,成立游行秘密总指挥部。郑洪轩为秘密总指挥,邹鲁平为公开总指挥。夜里散会后,郑洪轩去东北大学召开会议,传达会议决定,研究行进路线。确定宋黎(梨树人)为东北大学总指挥。12月9日一早,东北大学、北大、清华、燕大、师大、人大等大中学校游行队伍准时出发,按规定的行动线路分头前进。广大师生群情激愤,各路队伍浩浩荡荡。“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遍及北京城内。警察纷纷出动,四路拦截。在西四牌楼几百名军警手持大刀、棍棒,杀气腾腾地拦住去路,学生们不顾威胁,恐吓,手臂挽着手臂不顾一切往前冲,军警挥舞大刀,棍棒大打出手,顷刻间一批学生被打伤。(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