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人士郑洪轩的故事 单志 |
郑洪轩在党的地下工作中,深入到东北军士兵中讲斗争史,宣传胜利消息,鼓励他们参加红军,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道路。后来他利用东北军中一个团长亲戚的关系,打入东北军上层,宣传策动抗日救国,收复东北失地,反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号召枪口一致对外,共同抗日的主张。1933年,在吉鸿昌的领导下,北平地下党全力支持抗日同盟军,郑洪轩派人去内蒙古,策动内蒙骑兵第二师武装起义,加入抗日同盟军,壮大抗日力量。
1934年郑洪轩转入东北大学法学院边疆政治系俄文组,学习苏联经济地理、十月革命、政体机构、世界历史、周边国家历史等,这期间,郑洪轩几次与党失去联系。1934年在找不到党的情况下,他找到北平团市委,任北平团市委宣传部长。1935年3月成立了北平反帝市委,对外称北平市民委会。1937年组织同学发起请愿斗争,再次被学校开除。
学生时代的郑洪轩公开身份是学生,实际是党的优秀地下工作者。在白色恐怖和反动当局的严密监视下,他几次险遭被捕,屡遭学校开除,以过人的机智、坚定的信仰、坚强的意志、不屈的斗志,投身革命,越战越勇。
大孤山的郑司令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郑洪轩看到国破家亡的悲惨景象怒不可遏,他只身去了北平,参加学生军,加入“东北抗日民众救国会”。12月,郑洪轩受“东北抗日民众救国会”派遣,接受一项新的任务,化妆返回东北,组建抗日武装部队。
郑洪轩返回东北后,在家乡联络几位抗日志士,到大孤山、小孤山、北镇等地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号召民众拿起枪来,把日本侵略者打出东北。
郑洪轩的号召得到了广大人民的热烈响应,不长时间就组织起一支200多人的抗日义勇军。一天,正在大孤山下练兵的义勇军,忽然听到一阵激烈的枪声传来,机敏的郑洪轩判断是鬼子兵前来围剿义勇军。为了安全,他下令队伍向小孤山撤离,队伍正在前进,又一阵枪声传来,经过侦查发现,是鬼子的一个小队正在追捕一支抗日武装,郑洪轩当即下令,救援同胞,消灭敌人。
被追杀的这支抗日队伍是伊通黄大成领导的抗日义勇军,队伍原有50多人,由于叛徒出卖遭到日本侵略军前堵后追,再加上各村屯老百姓一听鬼子来了,赶紧把粮食藏起来,连人带畜都逃走,义勇军吃饭成了问题,有十来个人经不起煎熬偷偷溜走了。一天中午,黄大成带领队伍在山下休整,日本小分队突然围剿上来,战斗中又伤亡了几位弟兄,人马被困在了西尖山。黄大成准备带队伍转移到马鞍山,那里山高林密,便于同小鬼子周旋。他向队伍下令突围,义勇军战士朝着距离最近的左边鬼子兵甩出一排手榴弹,把包围圈撕开一道缺口。小鬼子部队发现义勇军要冲出包围圈,立刻阻击并缩小包围圈。就在这时,郑洪轩带的义勇军赶到,迅速发起攻击,小鬼子的部队遭到里外夹击。黄大成指挥他的义勇军回头反击,高喊:“稳住阵脚,和援军兄弟一起消灭他们!”战场上,枪声大作,喊叫声、厮杀声震荡山谷,不到半个小时,围困黄大成队伍的小鬼子部队全被消灭。战斗取得了胜利,两支义勇军队伍如同兄弟般相互问候,随之打扫战场,埋锅造饭。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