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0日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
魏敬东

《四平日报》(2021年8月10日) 07版

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注定是要在无数的摸爬滚打中找寻到光明,探索出适合自己的道路,注定是要经过无数风吹雨打的千锤百炼才能终达所愿。文明进程的每一步走得都不容易,既需要眼望前方,踏着前人的坚实足迹行进,同时面对人迹罕至的荒原时,又需要心存理性和智慧,勇于开辟新路。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奋斗历程,就是不断努力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历程。其中对规律的把握,对趋势的预测,对关键点的落实,成就都是可圈可点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百年华诞盛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谈及“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方面,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得踏实笃定的成功经验,更是未来继续坚持和努力的原则方向。其中,就包括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阐述,“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指出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依据这五大文明“五位一体”的协同并进,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如果把这五大文明的精义概括为五个词的话,那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而“美丽”一词出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加在这四个词之后,共同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限定词,其目的在于明确我们努力达成的文明是全面发展的文明,绝不是只有经济总量单方面突飞猛进的物质文明。认识到这一点,其实就是牢牢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现代化发展的大趋势,充分显现出我们党高瞻远瞩的眼界和运筹帷幄的能力。

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除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硬实力之外,还有诸多不容易量化的软实力。有些软实力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才能看到功效,比如生态环境的保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厚植稳固等。

中国人凭借着自强不息的拼搏和奋斗,完成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关键历程。经历过大风大浪洗礼的中国,开始重新树立起自信心,如饥似渴地学习一切值得学习的内容,不断完善自我,努力追赶世界发展潮流。然而,依靠自己能力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国,却受到一些国家的无端指责。他们不愿意看到中国迅猛发展,乃至于超越他们,不愿意看到一个独立自主、和平友善的文明新形态升起于世界东方,他们更害怕中国会像他们一样逢强必霸。其实这种种顾虑和虚妄想法都是他们想当然的主观臆断而已,从根本上说是他们的孤陋寡闻所致,他们并不了解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并不熟稔悠久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没有西方列强的侵略基因和霸道行径,中国人民骨子里流淌的是温良与和善。一般情形下,中国人坚守先礼后兵的原则和底线。如果突破了底线,反抗压迫和侵略的行为是在忍无可忍、捍卫尊严基础上的正当防卫。中国人天生喜爱和平,不愿与人为敌,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和谐。中国人天生具备向往山水田园的浪漫理想情怀,寄情于大自然之间,在自然世界中感悟人生道理,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枝一叶总关情。真正的文明是什么样的?笔者认为真正的文明就应该是这样的。我国古人很早就指出了“义”这个字的分量之重。千百年来,“崇德重义”、“舍生取义”成为了约定俗成的民风民智,侠义之士历来被传颂、甚至被神化、被向往,而那些“见利忘义”的蝇营狗苟是遭人鄙视唾弃的不齿行径。因此,真正的文明就在古人传承至今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经典感悟里,真正的文明就在内心的善良定力里,就在自省、自立、慎独、慎微里。有善良光照着的行为才会坦坦荡荡,遏制住内心的不善,才能行有所止,言行一致,完成人格的升华。

正是有了如此深厚而优秀的文化积淀,那些应时应势而生发的思想理念才会一呼百应,入脑入心,进而付诸言行,得以落实。正是有了思想理念与时俱进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使这种文明新形态超越了自我,向前发展。它不同于之前的任何一种形态,它拥有中国自己的特点和本质,同时它海纳百川,学习借鉴了人类文明的精华。它强壮了我们的精神筋骨,坚定了我们未来的走向,指导着我们当下的行为,同时它也为世界贡献了通向“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这人类共同期盼的一条坦途。

(四平市委党校科文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