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0日


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
王国田

《四平日报》(2021年8月10日) 07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非凡格局和气度,体现了强烈的历史担当和炽热的为民情怀,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和政治宣言,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中共百年主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用五个“庄严宣告”,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100年的主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透过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五个“庄严宣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一步接着一步、一棒接着一棒,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迈进的历史。

二、百年成功密码:伟大建党精神

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32个字,浓缩百年奋斗,揭示历史真谛。这是一个伟大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精神史诗,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豪迈宣言。

读懂中国共产党,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读懂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三、以史为鉴 开创未来

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连续用了九个“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从九个方面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用“四个是”,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问题。这“四个是”全方位阐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极端重要性,使党的领导作用有了十分完整的理论支撑。

——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的这段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密切关系。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核心词是人民奋斗出来的,关键要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依靠人民干事创业。

——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历史意义和作用,并对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明确要求,为我们在新的征程上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

——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这个百折不回的寻路者、开路人,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艰辛而宽广的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党领导人民不但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而且,探索开辟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现代化的全新选择。

——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打铁必须自身硬。回顾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各种政治力量中脱颖而出,重要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放松。

——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在这场大考面前,能不能考及格、考过关呢?毫无疑问,切实把“九个坚持”坚持好、落实好,就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

(四平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