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4日

于亚茹
心中有信仰 脚下有力量

《四平日报》(2021年8月4日) 03版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殷殷嘱托催人奋进、声声教诲指引航向,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做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当好新时代的“圆梦者”。

新时代的青年要不负时代,做坚定信仰、追逐理想的“排头兵”。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革命先驱李大钊先生被捕时,面对绞刑,宁死不屈,他坚信无产阶级一定会取得最终胜利,挺起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革命烈士方志敏被囚于狱中写下“假如我还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抗日英雄赵伊坪面对敌人侵害,身上浇满汽油,仍用尽最后力气,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历经百年,沧海桑田,中国青年的满腔热血、理想信念始终未变,青年们要坚定信仰,将个人理想追求同中国梦结合起来,将个人价值追求同创造社会价值结合起来,在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争做“排头兵”。

新时代的青年要不负韶华,做一往无前、永不懈怠的“赶路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无论是嫦娥探月、北斗组网,还是中国5G领跑世界,亦是“90后”医护人员援鄂逆行,中国青年生动诠释了“路虽远,行则必至”,中国青年用奋斗书写了青春华章。“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赶考”路上伴随着各种风险挑战,青年们要不负青春韶华与时代使命,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高度自觉和“不歇脚”的劲头,做时代的“赶路人”,决不能有“松松劲”“喘口气”的心态,才能在新时代“赶考”路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断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铸就第二个百年伟业。

新时代的青年要不负期望,做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圆梦者”。“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每一代青年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的使命和担当,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不断迈进,如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新时代青年的手中,身为新时代青年,我们生逢盛世,重任在肩,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青年,更要矢志复兴、接续奋斗、赓续红色血脉,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勇气概,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奋力实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诺言,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圆梦者”。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百年前,是他们用青春共筑革命力量;百年后,新时代青年要以青春之我奋进伟大征程,真正做到不负时代重托,不负青春韶华,不断践行对党和人民的铮铮誓言。

(作者系市委政策研究室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