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街头冲突到外交屈辱的 “郑家屯事件” |
王福山
1914年,日本就开始在郑家屯(今双辽市城区)长期非法驻军,实施军事侵略和分裂中国的行径。
1916年7月,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策划“第二次满蒙独立运动”。为了镇压叛乱,中国军队陆军27、28师也驻扎在郑家屯。中日两军同驻一地期间,日本不时挑起事端,最后爆发了“郑家屯事件”。
1916年8月13日下午3点,住在郑家屯的日本商人吉本喜代吉上街买鱼时,卖鱼小孩不经意地将瓜子皮甩到吉本衣服上。吉本大怒,不依不饶地痛打这个小孩。正赶上驻郑家屯的奉军28师一名中国士兵路过,见状急忙上前劝阻。吉本将卖鱼小孩推倒在路旁,转身向中国士兵脸上打去。中国士兵见日商如此蛮横,忍无可忍,被迫还拳。此时围观群众纷纷鸣不平,声援中国士兵。日商见自己寡不敌众,随即奔向日本领事分馆驻郑家屯警察派出所告状。日本驻设的警察派出所巡查河赖松太郎带吉本前往设在郑家屯的镇守使署交涉。恰巧镇守使及专事职员不在署内。河赖就来到28师骑兵团驻地,向该团长官施压。他蛮横地直接强行闯入时,被门岗士兵阻止。僵持到下午4点多钟,河赖和吉本到日军军营求援。本来就骄横跋扈的日军,总算找到了闹事的借口。军营队长井上大尉派松尾中尉率领多人,同河赖跑步来到28师骑兵团驻地。看到全副武装的日军,中国军队紧急戒备,双方临阵对峙。河赖站在队伍前,再次要求与该团长官会谈,中国士兵告诉他们团部长官不在,并告知日军此处为军事重地,未经批准不可擅入,拒绝日军进入军营。河赖拔出战刀欲直接闯入。中国军队毫不退让,坚决阻拦。混乱中有人开枪,并导致互相交战。当时,28师骑兵团驻地有中国军人300名。下午6点20分,辽源县知事靖兆凤在彼此交战时,前往日军军营进行交涉,以身家性命担保绝对不让事态扩大。到了晚7点,双方才停战。战斗持续了3个小时,中国军队死4名、伤3名,日军死12名(其中包括河赖巡查)、伤5名。
此事发生后的第三天凌晨,日军派来援兵由四平街(现四平市)出发,在城南近郊消尔沁扎寨,并架起5门大炮,扬言要炸平郑家屯。与此同时,在郑家屯张贴布告,“从郑家屯到四平铁路线内,不许华人进入,违者格杀勿论”。靖兆凤闻讯立即召集商会主事以及当地士绅名流30余人,前往消尔沁日军营地谈判,靖兆凤首先承认事情的发生纯属误会,并道歉,希望以和谈形式解决此事件,万勿再次发生武力冲突。为表示诚意,靖兆凤愿以个人性命和财产担保。日军中尉井上松尾向靖兆凤提出要求,让中国驻军28师撤出郑家屯,不得停留。靖兆凤和28师长商量,希望为了避免中、日军队再次冲突,立即开拔到城外驻扎。晚7时,日军骑兵120人到达,随后又到步兵320人,他们分别抢占了28师部和军营。此事件很快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外交事件。21日民国政府关东都督令电令郑家屯到四平街铁路沿线30华里内的中国军队全数撤离。随后,日军占据中国驻军在郑家屯原各兵营。9月2日,驻北京的日本公使林权助向中华民国外交总长陈锦涛提出8条无理要求:严责28师师长冯麟阁;严惩参与军事冲突的军官和士兵,将28师所有将领免职;中国政府向日本士兵公开道歉,并令东北各路长官不准自己的士兵与日本军队发生冲突;日本警察所驻守在南满所有地区;部分地区,中国军队要聘请日本人担任军事顾问;聘请日本人为军事教授;给日本死者家属赔偿;奉天督军向日本谢罪。10月,日本军国主义乘机在郑家屯开设领事馆。11月10日,又强行在郑家屯扩大日本警察派出所。
1917年1月,郑家屯事件交涉完结,北洋政府屈从日本侵略者压力,按照日方提出的要求,同意申饬28师师长,惩办了有关军官,出示礼遇日本人告示,奉天都督向日本关东都督和驻奉总领事赔礼道歉,并给予因此次事件日本死者家属赔偿。
日本上述无理要求得到落实后,1917年4月14日,外来增援的日军撤离郑家屯。
这起事件在国内反响非常大。事件发生不久,奉天(即现在的沈阳)召开了公民大会,声讨日军的野蛮行径。全国各地百姓也对二十八师的正义爱国行为表示声援。
这次“郑家屯事件”对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国政府维护主权、保护国家和民众利益产生严重的负面效应,并助长了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蔑视中国的气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