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1日


用细致服务传递温情
——双辽市王奔镇宝山村志愿服务队多举措开展惠民利民活动记事

《四平日报》(2025年8月21日) 08版

本报记者 崔圣驰

双辽市王奔镇宝山村志愿服务队现有成员133人。在村党组织的带领下,宝山村志愿服务队以“博纳贤才、精准灌溉、解困破难、惠民利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凝聚多方力量,紧扣群众需求开展多元服务。在急难险重中彰显担当,用细致服务传递温情,更以长久坚持让奉献蔚然成风。村民既是受益者也是参与者,逐步凝聚起邻里守望、团结互助的合力,以邻里共生共荣的生动实践,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持续活力。

博纳贤才有广度

村志愿服务队伍庞大,人才济济。从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到左邻右舍主动跟进,再到汇聚社会各界力量——无论是外来的社会组织,还是驻村的项目工程队,只要与宝山村有缘,便都是“自家人”。这份不设边界的包容和热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加入,让队伍从“一村之队”成长为“众人之师”,凝聚起跨越身份与地域的向善合力。

精准灌溉有深度

村志愿服务队伍扎根群众需求,以“小院课堂”为载体,把服务送到村民身边。从传统文化到政策解读,从党性修养到农技指导,把“大道理”化作“家常话”,通过边讲边服务,边做边示范,让知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一来一往间拉近心与心的距离,让志愿服务从“单向付出”变为“双向奔赴”。

解困破难有力度

村志愿服务队伍在百姓的“急难愁盼”和村里急难险重任务前,从不“等、靠、要”,总是第一时间冲在前面、干在实处。汛期到来之时,大家主动参与巡堤查险,阻水叠坝,守护宝山村一方平安。正是这股“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冲”的实干劲,让宝山村平稳渡过险情,也让村民真切感受到志愿服务在关键时刻的硬核支撑。

惠民利民有温度

村志愿服务队伍的服务既有“烟火气”也有“长远心”:宝山村常态化为老年人开展理发、磨刀、代办、义诊等“上门服务”;围绕村庄发展组织文体活动、开展环境整治,让村容村貌焕新颜;聚焦青少年成长,开设礼仪课堂和军训课程,助力孩子全面发展。从生活琐事到成长大事,从个体需求到集体利益,让村民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服务中感受温暖。

志愿服务最珍贵的莫过于坚持,宝山村让志愿服务从“偶然的善举”变成了“必然的习惯”。大家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团结和谐不做“旁观者”。在过好自己日子的同时,能够不遗余力地守望互助,把“小我”的日子过成了“大我”的光景。这既是志愿服务的成就感,更是乡村治理中最有韧性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