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0日


齐抓共管亮利剑 筑盾护苗育新人
——铁东区筑牢“扫黄打非”安全防线记事

《四平日报》(2025年8月20日) 05版

本报通讯员 李照星

“扫黄打非”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与市场秩序、保障意识形态安全的关键举措。年初以来,铁东区“扫黄打非”战线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统筹网上网下两个战场,精准施策、协同联动,强化斗争精神与本领,严厉打击各类非法出版传播活动,切实筑牢“扫黄打非”安全防线。

完善组织体系 强化统筹推进

健全工作机制,科学部署重点任务,制定印发任务清单,明确目标路径,为全年工作奠定基础,推动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强化联动协同,出台专项工作机制细则,深化多部门协作,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与联合行动,形成握指成拳的联动合力,提升整体效能。融入中心工作,围绕坚决维护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的主线,将“扫黄打非”深度融入政治安全、社会维稳、综治督导、反邪教及普法宣传等各项工作,以重点难点的突破带动整体工作取得明显提升,切实拧紧履行“扫黄打非”主体责任链条。

聚焦首要任务 维护文化安全

坚持严打严管,把握“堵、查、打、防”关键环节,采取线上线下结合、重点巡查与全面巡查并重的方式。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多轮次文化市场集中检查和专项检查,加强对印刷复制企业、出版物经营场所、校园周边文化场所的监管,严厉查处违法行为,坚决收缴非法出版物,全面清理有害信息。深化专项整治,围绕重大节点、行动和重点领域,扎实开展各类专项整治,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精准打击的强大合力。坚持线上净化与线下清查、日常监管与明察暗访相结合,深入开展联合行动,全面清除淫秽色情出版物及信息,严查侵权盗版行为。聚焦“培育时代新人”使命,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护苗”,持续推进校园周边文化市场整治与网络空间净化。广泛组织开展“绿书签”开学第一课、“国旗下讲话”等普法活动,以全方位、常态化举措筑牢青少年文化安全防护网。

夯实基层基础 筑牢安全防线

推进基层站点标准化建设,将基层站(点)建设作为巩固意识形态阵地的重要抓手,建立健全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工作机构。坚持重心下移,整合资源,将力量、手段和影响力延伸至基层末梢,形成“部署——落实——检查——整改——反馈”闭环管理,确保任务在基层接得住、落得实。发挥站点职能作用,健全网格化管理机制,实现信息共享、情报互通,构建快速反应、上下联动、覆盖全面的工作格局。持续壮大专职、兼职及群众志愿者“三支队伍”,提升主动发现问题和收集举报线索的效能。创新宣传教育方式,聚焦发动群众这一“扫黄打非”工作重点,实施多维度、全覆盖、立体式的宣传引导。依托世界读书日、知识产权版权宣传周等节点及“护苗”“秋风”“净网”专项行动,精心组织“绿书签行动”“网络安全课”进校园等主题活动。着力探索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中心的协同路径,有效衔接法规政策与群众关切。组建“扫黄打非”宣传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巡查与普法工作,吸纳更多志愿者加入,促使“扫黄打非”深入基层、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