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障居民陷困境 暖心帮扶燃希望 |
|
本报讯(通讯员 高鸿)近日,铁西区站前街道新铁社区聚焦辖区困难群众需求,工作人员通过“上门入户、代办业务”等暖心举措,为社区低保户吴某成功申请临时救助金,并为他送去了暖心物资,用实际行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家住新铁社区的吴某是肢体残疾二级的残疾人,主要生活来源是依靠低保金维持生活,且患有严重的皮肤病,病痛不仅让他备受折磨,急需药物治疗,治疗费用也超出了经济承受能力,导致这个沉默的汉子生活陷入困境。
“不能让他就这么垮了!”社区了解情况后,立即上报给站前街道民政科,并与街道主要领导沟通,力求帮他渡过难关。街道领导非常重视弱势群体,针对吴某的实际情况,为他申请了临时救助,因吴某身患残疾行动不便,社区工作人员带着申请表上门指导吴某申请,并帮助其代办,原本需要一周的临时救助流程,最终在短时间内就走完了全程。
站前街道领导在与吴某交谈的过程中,了解到他平时的衣服都是从旧货市场买的几元钱的旧衣穿,入秋后天气渐凉,他们特意挑选了衣服、棉被和一些生活物资,送到吴某的家中。对此,吴某红了眼眶,激动地握着街道领导的手哽咽着说:“真是没有想到,街道能这么快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还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以为熬不过这个坎了,让我本来失去生活信心的人一下子有了活下去的底气,感谢你们!”
如今,吴某的药费有了着落,新被褥驱散了初秋的寒意,更重要的是,那颗濒临绝望的心重新暖了起来。这场由社区及时传递民声、街道迅速纾解民困的帮扶行动,不仅解决了吴某的燃眉之急,更彰显了街道高效务实、为民解忧的担当。
“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我们的冲锋号。”新铁社区负责人张亚娜表示,将继续当好群众与街道间的“传声筒”,让每一个身处困境的人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在站前街道,像吴某这样的帮扶故事每天都在发生,这些带着温度的行动,正在逐渐织密民生保障的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