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快进键” 打通“淤堵点” ——铁东公安分局交出政务服务改革“民生答卷”记事 |
|
本报记者 崔圣驰
为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提高政务服务效能,近年来,我市铁东公安分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公安厅和市公安局部署要求,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全力推进“一窗通办”“一网通办”改革,用实实在在的服务举措提升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
“原以为补办身份证和处理交通违章需要跑两个地方,没想到在一个窗口就全办完了,前后不到20分钟!”刚在铁东区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综合窗口办完业务的市民刘女士,拿着崭新的身份证和违章处理单,对眼前的高效服务赞不绝口。“登记结婚,趁着喜气把户口本改成已婚,结婚相关的业务在一个大厅里一会儿的工夫全部打卡完毕。”一对小夫妻幸福地说。
告别多窗跑 一窗办所有
走进铁东区政务服务中心,8个公安“一窗通办”综合窗口前秩序井然。窗口民警对此感受颇深,“以前专人专岗,现在要一警多能,要学的东西成倍增长,开始压力大,现在群众办事不用东奔西跑,还给咱窗口好评点赞,累点也值!”
铁东公安将户政、交管、治安等189项县级公安服务事项纳入“一窗通办”范围,通过“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模式,让群众“取一次号、排一次队、交一套材料”就能办完多项业务。2024年以来,综合窗口已受理业务4.2万件,平均办理时长缩短至10分钟,减少材料5万份,群众满意度达99.6%。
为最大化方便群众,扩大服务覆盖面,铁东公安推动派出所户籍窗口全面升级为公安综合服务窗口,推行“多点办”“就近办”。在原有户籍、身份证业务基础上,重磅注入车驾管服务,涵盖4大类、126小项高频业务,实现“户籍+车驾管”业务“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推出“全时窗口”派出所,实行综窗骨干轮班制,兜底工作“时间差”,为群众提供全时段不间断服务,保障群众即时需求。
党建聚合力 政务加速度
办”等六项工作机制,为困难群众兜底、为政策盲区兜底,将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进一步拉近党群距离。
小韩是一名外省户籍的大学生,一周内要赴俄罗斯参加无人机比赛和国际交流活动,急需办理护照。异地办理护照需要20个工作日,但在“绿色通道”的高效运作下,各个环节紧密衔接,民警仅用了5个工作日就完成了办理流程,成功解决了小韩的“燃眉之急”。
针对企业需求,铁东公安在各级窗口设立涉企专窗,线上设立警企融合咨询群,服务随叫随到,管理无事不扰。同时,组织开展“开门纳谏”座谈会,以服务企业、服务人民为契机,问需于民,探讨改进工作作风、打击犯罪、优化服务效能等方面的内容,实现公安党务、公安警务、公安政务全面融合。
局领导每周不定期到基层窗口“我陪群众走流程”,体验服务温度,持续探讨优化增量,随机在微观服务中倾听群众“急难愁盼”,累计协调各警种解决问题10余次,机制化解决企业问题3个。针对疑难复杂问题,成立“办不成事”窗口,设立“党员先锋岗”,对冷门低频的困难问题,建立问题台账,定期梳理台账中的共性问题,固定同类业务解决机制。推出“上门办”“容缺办”“特殊办”“延时办”“预约办”“急速
手机变窗口 办事不用跑
“在家就能换补驾驶证,上传材料、缴费、选邮寄地址,全程不到10分钟,真是太方便了!”市民张先生通过“吉林公安”APP办理了驾驶证期满换证业务,第二天就收到了新证件。
铁东公安大力拓展线上服务渠道,目前已有78项业务实现“一网通办”,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可办理身份证补办、交通违法处理、驾驶证补换、无犯罪记录证明等业务。同时,依托“警地融合”居民微信群,民警实时解答群众疑问,推送业务办理指南,今年以来已线上回应群众咨询2.3万次,办理各类业务1.8万件。
从“跑多次”到“跑一次”,从“跑一次”到“不出门”,从“多窗跑”到“一窗办”,从“现场办”到“网上办”,从“办不了”到“我联系”,铁东公安以有速度、有温度的政务服务,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治理效能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