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法治建设 筑牢振兴基石 铁东区人民法院开展“送法进村”普法宣传活动 |
本报讯(记者 李雪 通讯员 毕佳音)为加强乡村法治建设,提升村民法律意识,助力乡村振兴,日前,铁东区人民法院组织干警走进老城村,开展了一场“接地气、解难题”的普法宣传活动,将法律知识送到村民家门口。
活动中,法官结合农村常见的纠纷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村民讲解法律知识。在谈及民间借贷纠纷时,法官深有感触地说:“在农村,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很多时候借钱都是口头约定,不好意思让对方写欠条,可一旦出现问题,维权就会很困难。”随后,他列举了一起因没有欠条而导致借款难以追回的案例,让村民深刻认识到书面凭证的重要性。
欠条作为民间借贷中最直接、最有效的证据,不仅能明确借贷双方的权利义务,更能在发生纠纷时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但在农村地区,人际关系紧密,“面子”往往成为大家处世的重要考量,这种观念在涉及借贷等经济往来时,常常让村民陷入困境——许多人因为抹不开面子,在借钱时不写欠条,这一行为潜藏着极大的法律风险。
法官还针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进行了详细讲解。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日益频繁,部分村民由于对相关法律规定不了解,在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时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埋下了纠纷隐患。法官结合具体案例,向村民们讲解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流转方式以及合同签订的注意事项,提醒大家在进行土地流转时,一定要签订规范的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日后产生纠纷。
此次普法宣传活动,切实增强了村民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让大家认识到在交往生活中既要顾“面子”,更要守“规矩”,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铁东区人民法院将持续开展此类普法活动,不断创新普法形式,丰富普法内容,让法律知识走进千家万户,以实际行动护航农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