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成林强根基 磨剑砺锋铸铁军 ——市审计局推进“四位一体”年轻干部培养体系建设记事 |
本报通讯员 李林
市审计局坚持以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指导,聚焦年轻干部成长成才规律,系统构建“发现识别、教育培训、实践锻炼、管理使用”四位一体培养体系,推动年轻干部政治素质、专业能力、实践水平和担当精神全面提升。通过精准施策、分类施策、持续用力,一批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年轻干部脱颖而出,为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精准画像识才 把准成长“风向标”
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突出“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选人导向,构建科学化、常态化、动态化的发现识别机制。建立“日常发现+专项调研+综合评估”三位一体识别体系,依托年度考核、项目总结、日常表现等渠道,动态掌握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苗子。结合干部成长轨迹、专业背景、岗位适配度等因素,建立“一人一策”成长档案,精准制定培养路径。开展“85后”“90后”干部专项调研,全面掌握思想动态、能力短板和发展潜力,推动年轻干部识别由“粗放选苗”向“精准画像”转变,为后续培养使用打下坚实基础。
系统赋能育才 筑牢成长“压舱石”
围绕提升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打造“理论+实践”“线上+线下”“集中+自学”融合培训模式,构建分层分类、多元开放的教育培训体系。设立“青年审计讲堂”,定期邀请业务骨干授课,强化审计实务、政策法规、大数据分析等专业能力培训。组织年轻干部参加政治理论轮训、廉政警示教育、红色基地研学等活动,持续强化党性修养。2024年以来,累计举办专题培训8期,参训人员达300余人次,实现了年轻干部全覆盖,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双提升。
一线淬炼砺才 拓展成长“练兵场”
坚持把基层一线、重大项目、急难险重岗位作为年轻干部成长的“磨刀石”,推动实践锻炼由“被动安排”向“主动布局”转变。实施“审计一线淬炼工程”,安排年轻干部参与重大审计项目、专项巡察等重点任务,让干部在吃劲岗位上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推行“项目导师制”,由业务骨干“一对一”结对指导,帮助年轻干部快速提升实战能力。选派优秀青年参与跨部门、跨系统、跨层级交流挂职,拓宽视野、积累经验、提升本领。2024年以来,共安排20余名年轻干部参与重点审计项目,其中7人担任项目主审,实战能力显著增强,多篇审计信息获市领导批示。
科学统筹用才 校准成长“导航仪”
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构建全过程、全链条、全周期的管理使用机制。建立“日常考察+动态调整+适时使用”机制,将政治过硬、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纳入重点培养对象。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打破论资排辈、平衡照顾,优先提拔使用在关键岗位、重大任务中表现突出的年轻干部。2024年以来,共提拔任用“85后”科级干部13人,占提拔总数的40%以上,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同步加强廉政教育、日常监督和谈心谈话,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营造干事创业、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市审计局将持续深化“四位一体”年轻干部培养体系建设,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不断优化发现机制、丰富培养载体、拓宽成长路径,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为新时代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