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0日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绘就振兴崭新图景
——伊通文旅局破解难题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记事

《四平日报》(2025年7月30日) 05版

本报通讯员 伊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旅融合前景广阔,要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真正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伊通满族自治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通过多样化形式深学细悟,积极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工作落实的强大动力,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文旅力量。

深学细悟

夯实理论根基

伊通文旅局组织开展多轮专题学习研讨活动,领导班子成员带头领学,深入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旅融合、文化遗产保护、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论述。定期推送学习资料,鼓励干部职工自主学习,确保每名干部职工都能深刻领会讲话精神的核心要义。

以学促干

创新工作举措

文旅融合,打造特色品牌。立足县域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创新推出“文化+旅游+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模式。围绕省委、省政府旅游业“万亿级”产业发展目标,以统战工作为纽带凝聚各方合力,积极整合县域文旅资源,深度参与省旅游线路研发,结合时节与人群需求创新设计13条系列文旅路线,通过凝聚共识、整合力量实现资源集中推广,提升服务质效。

文化惠民,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解决群众文化生活不够丰富的问题,伊通文旅局加大文化惠民力度。组织文艺团队编排贴近群众生活的系列文艺节目,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以办好民族传统节庆活动为重点,举办满族颁金节文艺演出,满族“六月六冲王节”系列活动,回族开斋节广场舞汇演、篮球比赛等活动。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促进县内各族群众交流交往交融,唤起人们对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产业升级,提升旅游品质。

推动原4A级景区牧情谷招商,经县委、县政府牵头协调,已促成易凯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中农吉牧公司联合开发狩猎场度假项目,今年已通过政府专题会并签约。聚焦南山景区开发,主动对接乐高沈阳分公司洽谈合营模式,同步联络香港佳合集团长春分公司计划考察招商,以统战工作聚合力、促合作,激活资源潜力。

成果转化

推动工作落实

伊通文旅局积极推动景区创新经营模式,3A级景区颐乐谷融合红色文化与研学旅游,设置重走长征路、抗联路等红色教育板块,获评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爱国主义基地,吸引长春、辽源等地青少年前来研学交流,强化爱国情怀与民族认同。4A级乡村旅游单位伊美生态园以生态采摘为基础,融入满族餐饮、服饰体验等特色项目,让各族游客在体验中感受多元文化魅力,以文旅融合促进情感共鸣。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利用,成功挖掘整理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省级非遗项目7项、市级非遗项目31项,形成覆盖传统舞蹈、音乐、手工艺、饮食等领域的非遗体系。通过“非遗+产业+旅游”的模式,推动满族糕饼、剪纸、草编等项目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实现文化活态传承。重点打造萨满文化、满族珍珠球、满族特有乐器奚吉利琴、满族婚礼展演等非遗品牌以及伊通烧鸽子等非遗美食,在烧烤美食文化节、青岛啤酒嘉年华等旅游活动中,获得极大关注。

伊通文旅局将持续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不断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服务质量,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