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步丈量初心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记伊通满族自治县三道乡三道村村书记助理、选调生田朋 |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浪潮中,2022年大学毕业的田朋怀揣着对农村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以选调生的身份来到了伊通满族自治县三道乡三道村担任村书记助理。几年来,他精准把脉乡村发展难题,大胆改革创新,在乡村振兴火热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学识和才智,为乡村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初心如磐,在“最后一公里”种植理想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田朋深知“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他通过深入调研,敏锐捕捉当地特点,借鉴多地先进经验,形成了将乡村振兴战略与庭院经济有机融合的思路,他积极与公主岭市学亮田园种植专业合作社沟通,达成了辣椒种植项目合作意向。从挨家挨户宣传动员,到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再到精心组织产销对接,他全程深度参与、悉心指导。截至目前,三道村庭院辣椒种植面积达到3.3万平方米,成功带动72户127名脱贫群众参与其中,实现总体增收25.2万元,人均增收1900元,为脱贫户拓宽了稳定增收的渠道,让大家在庭院方寸之间尝到了“红火的甜头”,也为乡村振兴增添了“辣”味十足的活力。
躬身实干,在“多面战场”中锻造本领
乡村要振兴,村民的劲头得先鼓起来。田朋带着一股子闯劲,琢磨出一套“党建引领、群众参与、长效管护”的治理新招。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全村科学划分为12个“党员责任区”,党员们纷纷响应并签订《人居环境整治承诺书》,以党员干部率先垂范的实际行动,带动了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光有党员带头还不够,田朋又想出个“积分制”的巧办法。村口的 “积分超市” 货架上,洗洁精、洗衣粉等摆得满满当当,村民们主动参与垃圾清扫、庭院美化等环境整治活动,即可获取相应积分,攒够了积分就能来这儿“免费购物”。每月一次的“最美庭院”“清洁家庭”评比活动更是热闹,定期公布的评比结果,形成了激励先进、督促后进的良好氛围。更妙的是,田朋还组建了“环境监督队”,全面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并将环境整治相关要求纳入村规民约,构建起全方位、常态化的人居环境治理体系。田朋的这一套“组合拳”,不仅扫净了村里的犄角旮旯,更让“生态宜居”从墙上的标语,变成了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的好日子。
直面挑战,在“急难险重”中淬炼担当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在基层工作中,田朋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村民的冷暖放在心上,尽他所能帮助村民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在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时,他凭借包村工作优势,迅速联合村“两委”组建“党员防汛突击队”,精心绘制《防汛作战图》,创新推出“网格员+选调生”包保机制。通过大喇叭广播、微信群推送、上门入户宣传等多种方式,广泛普及防汛知识,切实增强村民的应急意识和自救能力。对村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重点关注群众进行详细摸排,逐一登记造册,量身定制“一对一”转移预案,并协助完成防汛物资的充足储备工作。去年7月,受连日降雨影响,东李水库水位持续上涨,出现漫堤险情,他冲锋在前,带领防汛突击队顶风冒雨转移受威胁群众,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全力守护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一系列应急举措的实施,他不仅守住了一村人的平安,更让大家看到了党员干部在危难时刻豁得出、顶得上的过硬作风,这份在风雨中淬炼出的担当,像一盏灯照亮了民心,也为乡村筑牢了抵御风险的“精神堤坝”。
(伊通县委组织部 白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