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与保养 本报记者 李楠 |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风湿免疫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等,引起疼痛、僵硬,随病情进展脊柱可逐渐强直畸形,影响关节活动与正常生活 。近日,记者采访了四平市骨伤医院中医骨伤科副主任陈振,由他介绍强直性脊柱炎相关健康问题。
记者: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是什么?
陈振: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在发病中占重要地位,研究显示约90%的患者携带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基因,家族中有患病者,亲属发病风险显著增加。感染因素也备受关注,肠道菌群失调或肺炎克雷伯菌、沙眼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可能触发免疫反应,导致炎症发生。此外,环境因素如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环境、创伤、过度劳累等,以及免疫功能紊乱,都可能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记者:哪些症状可以考虑是强直性脊柱炎?
陈振: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症状隐匿,以下症状出现时可考虑该病。常见的有下腰背痛伴晨僵,疼痛多在夜间及休息时发作,活动后缓解,晨僵可持续数小时;臀部交替性疼痛,疼痛可从骶髂关节逐步向上蔓延;外周关节肿痛,如膝关节、踝关节等出现肿胀、疼痛;此外,还可能伴随眼炎,表现为眼睛发红、疼痛、畏光、视力下降等;部分患者会有全身症状,如低热、乏力、食欲减退等。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诊断。
记者: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如何调养与保健?
陈振:强直性脊柱炎病程缠绵,不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急躁情绪,对坚持长期治疗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情绪变得十分悲观,失去信心放弃治疗,是很危险的。一定要克服急躁情绪,治疗及时恰当,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早期患者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以减少体力消耗,减轻疼痛,延缓关节破坏。慢性期间,以短期休息及从事轻工作为宜。同时,要加强营养,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并增加铁剂和钙质,多晒太阳,以缓解疼痛,使痉挛的肌肉放松。还要积极控制身体内的慢性感染灶,如扁桃体炎等。
进行物理和按摩治疗可松解肌肉、关节囊和韧带的粘连,预防及纠正早期轻度畸形。
坚持腰背肌锻炼。这对预防或减少腰背部畸形有积极意义。锻炼方法有:飞燕式,患者俯卧于木板上,双手置于臀部上方,然后仰挺胸及双下肢直腿后伸。四点式,患者仰卧双下肢呈屈曲状置于床上,然后用双手撑起,挺胸,头部抬离床面,人体呈弓状。应每日坚持锻炼,开始时不宜次数过多,以后逐渐增加,每天不少于3次,每次做30—50下。矫正不良体位,坐立时应尽量挺胸收腹。还要保持良好的工作体位,如工作必须弯腰,应调整工作岗位,睡眠时忌用高枕。卧木板床要防止屈曲状体位。
仰卧可预防驼背及髋、膝关节屈曲畸形。对畸形发展较快者,应选用胸、背、腰支架进行外固定。必要时使用有衬垫的石膏背心。对中度和严重畸形者,当其关节突及各韧带尚未骨化之前,经俯卧位或仰卧位未矫正时,可考虑用下肢牵引或骨盆牵引矫正。有的患者通过大重量牵引可望将大部分的畸形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