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小时候的“井拔凉水” 庄吉春 |
今年的夏天,显得格外炎热。暑气蒸腾的午后,我拉开冰箱,取出冷藏过的矿泉水,冰凉的触感从指尖传来。可那千篇一律的清冽,却总也比不上记忆深处那口老井里的“井拔凉水”,带着岁月沉淀的独特韵味,每每想起,都能勾起无尽的思念与眷恋。
小时候,家乡村子里都会有几口井。井口方方的,用厚实的红松板围起,经年累月地使用,让木板边缘变得光滑圆润。井台旁生着几株青苔,绿意盎然,为古朴的井台增添了几分生机。那时候,打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孩子们眼中充满趣味的事情。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井台上,各家各户的老爷们便开始忙碌起来。水桶“扑通”一声坠入井中,激起一圈圈涟漪,技术娴熟的人用井绳导引着水桶沿着水面慢慢画圈,之后猛然一抖,水桶就沉进水里,随后传来“咕咚咕咚”的灌水声,仿佛是井在欢快地歌唱。不一会儿,满满一桶水被提上来,水面泛着粼粼波光,倒映着蓝天白云。那水,清冽透明,没有一丝杂质,捧起一瓢“井拔凉水”,冰凉瞬间沁入心扉,暑气顿消。喝上一口,甘甜直抵喉咙,浑身说不出的畅快。
孩子们最喜欢在夏天围着井台转。烈日当空,青蛙在远处的水坑里聒噪,我们疯跑着、嬉闹着,不一会儿就满头大汗。这时,大人们总会笑着从井里打一桶水,让我们洗脸。我们便迫不及待地把双手浸入水中,感受着那透骨的凉意顺着手臂蔓延,整个人仿佛从酷暑中坠入了清凉世界。洗完脸,水珠顺着脸颊滑落,身上的燥热也被驱散了大半。
“井拔凉水”不仅能解暑,还是天然的“冰箱”。夏天,把香瓜、沙果等用网兜装好,沉入井中。几个小时后再提上来,变得冰凉可口。掰开香瓜,嫩黄的果壁上还挂着水珠,咬上一口,冰凉与甜蜜在口中绽放,那滋味,比任何冰淇淋都要美妙。
井台也是村子里的“信息交流站”。农闲时,乡亲们聚在井边,一边打水,一边唠家常。柱子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了,狗蛋家的闺女嫁到城里了,各种消息在这里传播。老人们坐在井台旁的矮凳上,摇着蒲扇,给孩子们讲述着古老的传说和故事。井拔凉水的清凉中,氤氲着浓浓的乡情与温暖。
后来,村子里通了自来水,那一口口老井渐渐被闲置。有的井被填平,有的井虽然还在,却也少有人问津。再后来,我离开了家乡,到城市里生活,喝着经过各种处理的纯净水、矿泉水,却再也找不到“井拔凉水”的味道,才真正理解到“背井离乡”的况味。
如今,每当想起小时候的“井拔凉水”,眼前总会浮现出远在家乡的那口老井,那清凉甘甜的水,那热闹的井台,还有乡亲们淳朴的笑容。那不仅仅是一口井、一汪水,更是我童年的回忆,是浓浓的乡情,是再也回不去的旧时光。它如同一枚珍贵的记忆徽章,永远别在我心灵的衣襟上,每当夜深人静,便会散发着温暖而柔和的光芒,照亮我对故乡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