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7日


科技小分队“护航”秋粮丰收

《四平日报》(2025年7月17日) 06版

本报讯(记者 邵杰 孙国光 刘乘铭)近日,暑气渐盛,正是秋粮生长的关键期。在梨树县的田间地头,“吉天化”科技助农小分队农技专家穿梭其间,他们走村屯、进农户、查苗情、看长势,手把手指导农户做好大田管理,为秋粮增产增收筑牢根基。

在梨树县小城子镇爱德村,农户王树宝的水稻田里,科技小分队的农技专家杨延顺蹲在田埂边,小心翼翼拔出一株水稻,向王树宝细细讲解。

杨延顺说:“大家看,判断水稻长势好不好,主要看四个方面。”杨延顺举起手中的稻株,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说道:“一是根系,这株的根系明显更发达,抓土能力强;二是株数,左手边这片密度更合理,有效分蘖多;三是高度,茎秆粗壮且高度适中的,抗倒伏能力强;四是抗性,病害少、长势稳,这就是科技施肥的优势。”

王树宝边听边点头,往年此时,他总为水稻田间管理犯愁。今年,“吉天化”科技助农小分队从选种、育苗、插秧到施肥,每个关键环节都讲得透彻。专家的细致解答,让王树宝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对今年秋粮丰收更添了几分底气。

离开爱德村,小分队马不停蹄赶往梨树县金山乡金大地绿色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这里的玉米正值拔节旺季,技术员们走进田间,逐行查看株距、叶片色泽、根须长势,不时在本子上记录数据。合作社托管户赵玉林紧随其后,认真聆听专家的耐心指导。

在梨树县榆树台镇后双庙子村,种地户王力的责任田里,一场直观对比正在进行——通过根须数量、叶片宽窄、叶色深浅、茎秆粗壮程度的差异,让一向“不信邪”的王力在科技面前心服口服。专家一句“化肥是基础,管理出产量”,让他频频点头。

针对当前田间管理重点,小分队技术员王云龙给出建议:“小暑至大暑期间,作物对水分和养分需求旺盛,农户要把握‘少量多次’的施肥原则,尤其注重钾肥和微量元素补充。同时,近期多雨,需及时清沟排水,预防渍涝灾害,确保秋粮稳健生长。”

从绿油油的水稻田到齐刷刷的玉米地,科技小分队的足迹遍布梨树县的乡间田野。截至目前,他们已累计指导农户300余户,解决病虫害防治、科学施肥等问题120多个。在科技护航下,梨树县的秋粮作物长势喜人,丰收的希望正在这片土地上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