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健康不放假 卒中预防有高招 |
在享受欢乐假期的同时,需警惕一个潜在的健康威胁——脑卒中。脑卒中俗称“中风”,其发病因素包含性别、年龄、遗传等不可干预因素,以及血压、血脂、血糖、心脏状况、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和心理因素等可干预因素。该病可导致肢体瘫痪、言语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症状,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和死亡率高等特点。多数患者会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自理能力,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一、如何防患于未然,避免脑卒中“来袭”?
1.情绪要平稳
节假日亲朋相聚、娱乐活动易引发情绪波动,而过度情绪波动会使交感神经兴奋,血液中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增加,导致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血压骤升可能诱发脑出血,或引发动脉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建议节日期间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兴奋或紧张。
2.生活规律
假期欢聚时,通宵娱乐活动可能导致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疲劳会改变人体激素分泌水平,刺激血管收缩并增加脑卒中风险。建议节假日避免过度透支体力,保持日常作息规律。
3.按时服药
慢性病患者切勿因节假日而中断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需按时服药,并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
4.注意饮食
假期聚餐增多,需警惕暴饮暴食及高脂高热量饮食。此类饮食可能导致血液脂质升高、黏稠度增加、血流缓慢,形成血栓引发脑梗死。建议高危人群坚持清淡饮食,以粗杂粮为主食,多食新鲜蔬果,避免肥厚油腻食物。
5.戒烟限酒
节假日社交场合中,吸烟饮酒需谨慎。吸烟者脑梗死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0倍至3.5倍,若合并高血压风险更高。饮酒应适量,避免酗酒。
二、发生卒中怎么办?
1.时间就是生命:溶栓治疗的黄金时间为发病后4.5小时至6.0小时,超时仍可考虑急诊取栓或抗血小板治疗。
2.体位管理:患者平卧,头肩部垫高并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窒息。
3.陪同就医:家属需向医生准确提供发病时间、症状及持续时间。
4.病史告知:询问患者“三高”病史、脑出血/动脉瘤/血管畸形史、3个月内重大外伤或中风史。
5.血糖监测:排除低血糖引发的类卒中症状。
6.血压管理:脑梗死早期应避免自行降压,需遵医嘱用药。
(来源: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