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


淋巴水肿的判定与治疗
本报记者 王苗苗

《四平日报》(2025年7月15日) 06版

淋巴水肿是因外部或自身因素引起的淋巴管输送功能障碍造成的渐进性发展的疾病,多发生在肢体。近日,记者走进市中心人民医院,采访到甲乳外科主任范学刚,为大家科普相关知识。

记者:淋巴水肿有哪些症状?

范学刚:外观上肿胀、不对称、骨性标志不清;主观上无力感、肿胀感、沉重感、刺痛感、麻木感;客观上肢体周径/体积增加、指压可有凹陷、水肿侧皮肤无法捏起、脂肪沉积及纤维化、橡皮肿;功能上严重时活动受限早期症状以水肿为主,晚期以组织纤维化、脂肪沉积和炎症等增生性病变为特征。

记者:有哪些相关因素?

范学刚:个人因素,BMI值、高血压、糖尿病;行为因素,负重、剧烈运动、损伤、劳累;治疗因素,手术方式、放疗、化疗、感染。

记者:这一疾病有哪些分期?

范学刚:IA期(潜伏期),无肿胀的临床症状,当肢体超负荷时,风险肢体可能有沉重、疼痛、温暖、满涨、疲乏感;IB期(急性期),水肿凹陷,可逆,肢体可能有沉重、疼痛、疲劳。质地:浮肿,紧绷,凹陷;II期,非凹陷,不可逆,抬高后水肿不消退质地变硬,皮下脂肪沉积,纤维化;III期(象皮肿,属淋巴水肿晚期),硬化、乳头状瘤、苔藓样变、皮肤增厚角化、疣状增生,淋巴管炎或蜂窝织炎,丹毒频繁发作或是发生极为少见的淋巴管肉瘤。

记者:如何诊断这一疾病?

范学刚:淋巴水肿的诊断是基于病史、体征和辅助检查三个方面进行的。病史方面,局部存在肿瘤手术或放射治疗史,对于本病的诊断有一定意义。体征方面,单侧肢体缓慢加重的水肿、局部的粗糙肥厚、硬度升高与淋巴水肿相关。此外,核素扫描造影、淋巴管荧光造影、超声、核磁、CT等检查手段有助于判断淋巴性水肿的程度、指导治疗。

记者:得了这一疾病如何治疗?

范学刚:目前,淋巴水肿尚不能根治,但是通过恰当的治疗可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减轻症状。具体为综合消肿治疗、空气波压力治疗、远红外辐射热疗、中医针刺和拔火罐、药物治疗、显微外科手术、病变组织切除等治疗方式。

记者:患者如何判定自己是否发生淋巴水肿?

范学刚:有些患者在手术后患肢出现一些轻微的肿胀是正常的。该肿胀可能持续长达6个星期,但这是暂时性的、将逐渐消失。手术后您还可能感觉疼痛或有其他的感觉,比如阵痛和刺痛,这些感觉是常见的,并不一定是淋巴水肿。

在淋巴水肿早期,患者的肿胀情况并不明显,处于亚临床状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估淋巴水肿的症状。

感觉异常:包括有无肢体肿胀,有无沉重感、疲乏感、无力感、针扎感、紧绷感、烧灼感,及麻木感等。

活动受限:包括有无肩部受限、手臂受限、肘部受限、手腕受限、手指受限,及患肢僵硬等。

皮肤异常:包括有无皮温升高、发红、水泡疱、溃疡、组织纤维化、皮肤褶皱、及乳头状瘤等。

有无疼痛:注意区分疼痛的性质,如触痛、隐痛、酸痛或刺痛等。

记者:淋巴水肿有哪些常见的误区?

范学刚:误区一,淋巴水肿要少喝水。淋巴水肿是由淋巴液生成障碍或者淋巴循环障碍导致的水肿,喝水多少对于水肿并没有太明显的影响,所以淋巴水肿病友可以多喝水,而且多喝水也可以预防血栓形成,对于自身有一定好处。

误区二,为预防淋巴水肿不能做家务。不仅可以做适当的家务劳动,而且适当的家务还有利于损伤的恢复,降低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发生率;相反过度制动患肢,则会增加肩关节活动障碍、腋网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关键要避免使患肢过度劳累的动作,如快速重复性操作、斩鸡、患肢提重物、劳累等。

误区三:患肢热敷来预防淋巴水肿。患肢不仅不能热敷,还应终身避免热敷,避免桑拿或温泉,注意防晒,因为热效应会使血流增加,进而增加淋巴液,在淋巴系统回收功能不佳的状态下,淋巴水肿可能就此产生了。在寒冷或夏季空调房内应注意患肢保暖,不可暴露在温差过大的环境,会加速淋巴水肿发生。

误区四:淋巴水肿反正也治不好就不治了。淋巴水肿分为四期,早期淋巴水肿经过治疗,患者的肢体是有很大可能恢复到之前的大小的。但是如果放任不管,后面患肢肿胀增粗,不断加重的组织纤维化和脂肪沉积形成肢体或器官畸形,晚期可致残,而且还可能从良性病变转变成恶性病变,严重的感染还可能导致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