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5日


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纪念第35个全国土地日

《四平日报》(2025年6月25日) 04版

市政府秘书长 邱岩

今天是第35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这一主题强调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推动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的目标,反映了在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国策,即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耕地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要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答好粮食安全这道必答题的关键就在耕地。这一特殊的日子承载着推动全社会树立珍惜土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意识的重任。

构建土地管理新格局

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从“国之大者”战略高度,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自然资源管理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以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为核心,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资源管理政策体系。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约束性作用,破解用地难题,科学安排土地利用综合分区和功能分区,优化建设用地结构,确保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将耕地保护任务层层分解,明确各级政府的主体责任,确保每一寸耕地都得到有效保护。出台《黑土地保护条例》《四平市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的通知》等一系列配套政策,积极申请国家耕地保护奖励专项资金,加大对耕地保护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巩固“4+1”田长制组织体系,强化网格监管,市县乡村四级“田长”通过“高空看、智能判、地上查、网上管”综合监管的“人防+技防”措施,推动动态监管机制落地见效,实现田有人种、地有人管、责有人担。

书写土地利用新篇章

根据城市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合理确定各类用地规模和布局,优先保障重点项目、民生工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用地需求。统筹开展土地盘活工作,通过优先供给存量土地、“以收促建”等方式,盘活低效用地地块,全力破解土地资源要素制约难题,变“旧包袱”为新资源,推动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对建设用地全程监管,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对闲置土地依法依规进行处置,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根据土地市场变动情况,及时制定出台《关于公布实施四平市新一轮城镇基准地价等土地价格的通知》,加强土地市场调控,合理安排土地供应规模和节奏,保持了土地市场的平稳有序。

开启土地管理新征程

站在新的起点上,全市土地管理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为动力,不断提升土地管理水平,为建设美丽宜居城市提供坚实的土地保障。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长效机制,强化耕地保护目标考核,加大耕地执法监管力度,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占用耕地行为。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耕地质量监测和保护,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继续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控,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加大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力度,鼓励开展土地复合利用和立体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完善土地市场机制,加强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改革,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推进“互联网+土地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土地资源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土地管理的精准度和效率,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土地是城市发展的宝贵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第35个全国土地日之际,积极践行节约集约用地理念,严守耕地红线,共同开创全市土地管理工作新局面,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