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的急速救援: 医生5小时显微手术成功接活断指 全媒体记者 魏静 通讯员 周乐 |
|
近日,我市某肉店女员工王女士在作业时,不慎被铡刀切断左手中指、环指末节,鲜血如泉涌般喷出,染红了操作台,剧痛让她几近昏厥。同事们手忙脚乱地拨打急救电话,随后王女士被紧急送往医院,火速救援的大幕就此拉开。
当担架快速推进市中心人民医院急诊室,王女士的眼中满是恐惧和忍耐的疼痛。她紧紧抓住值班医生刘冠超的手,泪水不受控制地滑落:“大夫,求求您帮我把手指接上,我还要用手干活养家!”这含泪的恳求,字字句句都像重锤敲击在刘冠超的心上,让他深感责任重大。
这必将是一场极为艰难的挑战。手指末节血管直径仅0.4毫米,而手术缝合线细至0.02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三分之一,如此精细的操作,对医生的技术和心理素质都是巨大考验,再植难度堪称极高。但看着患者期盼又无助的眼神,刘冠超没有丝毫犹豫,果断回应:“您选择我们,我们必定全力以赴!”简短的话语,承载着医者的承诺与担当。
凌晨4点,整个城市都在沉睡,而医院的走廊却充斥着紧张忙碌的气息。麻醉科、手术室紧急联动,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手术即将开始。无影灯下,刘冠超团队神情严肃,全神贯注。手术首先要进行彻底清创,清除伤口处的污染物和坏死组织,为后续操作创造良好条件。
清创完成后,最关键也最艰难的部分来了——在显微镜下寻找比米粒还细的血管神经。动脉吻合是保指的关键所在,这就如同在显微镜下进行一场“显微绣花”。刘冠超手持精细的手术器械,屏住呼吸,眼睛死死盯着显微镜,以超乎常人的耐心和精准,用无创线缝合血管壁。每一针都必须恰到好处,稍有偏差,就可能导致血运不畅,前功尽弃。缝合完动脉,团队成员又逐一对接静脉、神经和肌腱,每一个步骤都容不得半点马虎,稍有不慎便可能因血栓或张力失衡导致手术失败。手术室里安静得只能听见仪器的滴答声,每个人都紧绷着神经,汗水浸湿了手术服。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5个小时的漫长坚守,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随着血液重新灌注,原本苍白如纸的手指,渐渐泛起了红润,这一抹红色,让在场的医护人员都忍不住长舒一口气,这场艰难的再植手术成功了!
术后,医院为患者制定了严密的治疗方案,通过抗凝、防感染等综合治疗,全力保障手指的成活与恢复。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王女士的手指顺利成活。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如今她的手指功能恢复良好,已康复出院。
“既能保住外观,又能保留功能,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欣慰。”刘冠超看着恢复良好的患者,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场高风险手术,不仅展现了医护团队精湛的技术,更完成了一场生命的接力。正如刘冠超所说:“患者是家庭顶梁柱,手指功能关乎生计。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会付出百倍努力。”这朴实无华的话语,道出了医者仁心的责任与担当,也让我们看到了医疗工作者在守护生命道路上的坚定与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