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童年读书时 宋小娟 |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每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我的心便不由自主地飘回那段纯真美好的童年时光。那时的我,生活在宁静质朴的乡村,农活的忙碌从未冲淡我对书籍的痴迷,反而让读书的时光愈发显得珍贵迷人。
小学时,书籍于我而言,是一扇通往奇妙世界的大门。有一次去邻居家串门,一本如砖头般厚实的《水浒传》闯入我的眼帘。尽管那时识字不多,可我一翻开它,就被书中那些鲜活的人物、跌宕的情节深深吸引,久久不肯放下。父亲见我如此喜爱,便帮我向邻居借书,邻居也因我的这份热爱爽快答应。那一刻,我如获至宝,抱着书一路飞奔回家,迫不及待地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
河滩放牛的日子,是我与大自然和书籍亲密接触的美好时光。潺潺的流水、清脆的鸟鸣,为我营造了一个天然的阅读氛围。我常常坐在草地上,忘却了周围小伙伴的打闹声,全身心地投入到书中的故事里。然而,有一回我太过专注,竟疏忽了身旁的牛,等我回过神来,牛早已不见踪影。我吓得不知所措,只能躲到外边。后来,乡亲们发现了走丢的牛并送回了家,父母焦急地四处寻找我。当我被找到带回家后,本以为会迎来一顿打骂,可父亲只是温和地看着我,在他心中,爱读书的孩子是充满希望的,将来定能为家里争光。
暑假管理瓜田的时光,同样充满了书香。烈日炎炎下,我守着满地的西瓜,翻开鲁迅的《故乡》。当读到闰土邀请作者管瓜,作者问是否管贼,闰土回答“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时,我不禁浮想联翩,仿佛看到闰土和我一样,或坐或躺在瓜田边,享受着宁静而美好的时光。
整个假期,我在瓜田边读了许多书,《神雕侠侣》《四大名著》《隋唐演义》《红楼梦》……这些书籍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我童年的天空,也为我日后对写作的热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时的我,常常躲在乡间的田野里,幻想着能像金庸笔下的大侠一样仗剑走天涯,又能像琼瑶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拥有甜蜜浪漫的爱情。
庙会上,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漂亮的红头绳、花发卡,香甜的江米团、螺丝糖、甘蔗、冰糖葫芦……然而,对于兜里只有一毛钱的我来说,这些都太过奢侈。但小人书却有着独特的魔力,让我无法抗拒。虽然买不起,我却可以租来看。常常能看到我们一群孩子,蹲在书摊前,一本接一本地捧书阅读。有时,我们还会耍点小聪明,和旁边的小伙伴偷偷交换书籍,而书摊的老爷爷总是假装没看见,默许着我们的小把戏。我们沉浸在小人书的世界里,如痴如醉。常常是一抬头,才发现身旁的人群早已散去,摊位也都收摊回家,而我们只能踏着夜色,带着满足与一丝愧疚匆匆赶回家,迎接家人责备却又饱含担忧的目光。
惠普尔说过:“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那些在乡间读书的日子,是我生命中最快乐无忧的时光。书籍如同一束束温暖的光,照亮了我单调的童年生活,让我看到了生活之外那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那里有壮丽的山河、奇妙的冒险、动人的情感,每一页书都是一道绚丽的风景,等待着我去欣赏、去探索。在书籍的滋养下,我的童年充满了无尽的想象与憧憬,那些美好的回忆,将永远珍藏在我心中,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