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调解 助企纾困 共筑营商新业态 |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李雪 通讯员 张娜)近日,梨树县人民法院仅用时15天就成功化解了吉林省某生物公司与吉林省某育农公司之间的货款纠纷,如此高效的办理速度,不仅帮助双方企业迅速摆脱困境,更为当地营商环境的优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2至2024年,育农公司依据与生物公司签订的《购销合同》,持续向其供应化肥原材料。后经双方仔细核账,确认生物公司累计拖欠育农公司货款达281万余元。育农公司为回笼资金,多次催讨欠款,可生物公司因经营困难,始终未能支付,育农公司无奈之下,向法院提起诉讼。
梨树县人民法院相关法官接手此案后,敏锐地意识到,如果简单判决,不仅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纠纷,还可能给两家企业的经营都带来更大冲击,不利于当地营商环境的稳定。于是主动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先后多次耐心倾听双方诉求。通过沟通,了解到生物公司并非恶意拖欠货款,而是受市场波动、资金周转等因素影响,确实面临经营难题,一时难以全额支付欠款。
法官结合双方实际情况,为双方搭建和解桥梁,积极协调解决方案。经过不懈努力,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协议:生物公司分期给付育农公司欠款。这一调解结果,既缓解了生物公司的资金压力,使其得以继续维持经营,又让育农公司看到了收回货款的希望,避免了因诉讼带来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相关法官表示,这起纠纷从立案到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用时15天,案件的成功调解是梨树县人民法院积极践行司法为民理念,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通过调解,不仅及时化解了企业之间的矛盾,避免了双方对簿公堂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还维护了企业的正常经营秩序,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展现了司法机关在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