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匠心守初心 用平凡铸非凡 ——记市中心人民医院门诊部采血护理师李文煦 |
|
全媒体记者 魏静 通讯员 于杨
在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党建引领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院党委秉持“党建引领、创新驱动、凝心铸魂、久久为功”的理念,精心打造“筑基固本、聚锋示范、连心增效”三大工程,为医院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让党建工作绽放新光彩,领航医院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市中心人民医院门诊部二楼的采血窗口里,护理师李文煦以十六年如一日的坚守,将方寸采血台淬炼成见证生命温度的殿堂。作为拥有16年临床经验的资深护理师,她不仅以“毫米级”精准度践行护理操作,更用春风化雨的沟通艺术架起医患信任的桥梁。患者们口耳相传的“李一针”美誉,既是对她穿刺技术“快、准、稳”的生动诠释,更是对她“见针如见人”职业信念的深情礼赞。这位被同事称为“静脉活地图”的白衣天使,用针尖书写着医者仁心的双重注脚——既是精准医疗的践行者,更是人文关怀的传递者。
针尖上的匠心:以精准技艺守护生命温度
在门诊采血窗口这方寸之地,李文煦用十六年如一日的坚守,将看似简单的采血操作淬炼成温暖人心的医术。她深谙这0.1毫升血样承载的不仅是医学数据,更是患者托付的生命信任,因此始终以“毫米级”精度要求自己——进针角度精准把控30度,采血时间控制在9秒以内,按压手法根据血管特性个性化调整。面对哭闹的患儿,她化身“童话天使”,用卡通创可贴和儿歌转移注意力;面对血管脆弱的老人,她以“太极手法”轻柔进针;面对晕血患者,她独创“三步脱敏法”缓解焦虑。这份精益求精的匠心,让每位患者都能感受到医者的温度。
春风化雨:用沟通架起心灵桥梁
如果说精湛医术是职业根基,那么人文关怀则是温暖患者的另一剂良药。李文煦自创“三心沟通法”:接待时保持耐心,操作时体现细心,交流时传递爱心。面对首次采血的大学生,她会用“就像被蚂蚁轻轻咬一口”的生动比喻化解紧张;遇到情绪焦躁的患者,她以“今天天气真好,您最近身体感觉如何?”的温馨对话打开心扉。对待玩耍好动的儿童,她特意准备“勇气贴纸”,让采血室充满童趣;对待年事已高的老人,她总记得细心安慰,提前备好热水。这些润物无声的关怀,让冷冰冰的针管化作传递温暖的纽带。
作为仅有着三年党龄的新生代,李文煦将“四讲四有”标准镌刻进职业基因。她带头参加的“党员先锋采血队”,连续38天坚守门诊一线,不曾有一刻退缩;面对危急值血样,她建立“10分钟快速响应机制”,为抢救争取黄金时间;在廉洁行医承诺书上,她郑重签下“每滴鲜血都承载生命重量,绝不容利益玷污”的誓言。这份赤子情怀,让党徽在白衣战线上熠熠生辉。
团队灯塔:用奉献照亮前行之路
在同事眼中,李文煦既是业务“百科全书”,又是团队“知心姐姐”。她当教练录制“静脉采血先进方法”,将操作规范细化到毫米级;带头开展“传帮带”。面对突发状况,她总能用“李氏四步工作法”迅速化解危机;面对新同事失误,她以“错误是最好的老师”的包容心态耐心指导。在她的带动下,科室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性氛围,患者满意度连续三年保持门诊前列。
十六载春秋,数万次穿刺,李文煦用针尖书写着大医精诚的注脚。她手中的采血针既是精准医疗的探测器,更是抚慰心灵的按摩器;胸前的党员徽章既是政治信仰的铭牌,更是职业精神的勋章。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她以匠心守初心,用平凡铸非凡,既做患者生命的“守护天使”,更当行业精神的“传承火炬”,在新时代健康中国建设中书写着白衣天使的动人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