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


4000份爱心早餐守护环卫工温馨“食光”
全媒体记者 唐亚江

《四平日报》(2025年4月2日) 02版

当城市仍在晨曦与夜色的交织中半梦半醒,凌晨4点的铁东区海银9号小区南门,桃缘村铁锅炖店已是灯火通明。面团在案板上翻飞,粥香袅袅升起……在这里,4名店员,用40个清晨的坚守,精心制作出4000多份早点。这份专为环卫工人准备的爱心早餐,已然成为他们日复一日默默践行的善举,至今已悄然坚持了一个多月。这一行动,宛如一束温润而明亮的光,穿透城市的晨霭,将人性的美好与善良传递到每一个角落,为新时代四平的人文画卷添彩温馨的一笔。

每天大清早,店员岳春贤便准时踏入店门。她熟练地将前一天精心泡好的米,缓缓倒入三个大锅中,随后开小火慢慢熬煮。不一会儿,锅里的各类粥品便开始咕嘟咕嘟地翻滚起来。与此同时,服务员孙凤和工作人员吴民专注地把一屉屉包子整齐地码放在蒸锅里。另一边,店长刘庆正将头天切好的白菜、卜留克、胡萝卜混合在一起,加入酱油、辣椒油等调料,搅拌均匀腌制。不一会儿,一大盆可口的小菜便制作完成,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案台上,200多个鸡蛋整齐排列着,保温桶里,三桶新熬好的大米粥、小米粥、小米碴粥正散发着腾腾热气。一个个圆润饱满的包子、馒头、花卷,麦香四溢,整个厨房都弥漫着浓郁的烟火气息。店员们动作娴熟,将一份份早餐精心摆放在餐盘里,静静地等待着那些特殊客人的到来。

5点30分,铁东区环卫工人陆陆续续走进店里。很快,8张餐桌就围满了身着“橙马甲”的环卫工人。尽管带着清晨劳作的疲惫,但一踏入店门,大家就被扑面而来的温暖和热情所包围。

“这粥熬得真香啊!”“可不是嘛,这包子皮薄馅大,比我自个儿在家包的还好吃!”大家吃着爱心早餐,彼此交谈着,质朴的笑容在他们脸上肆意绽放。

总经理杜青山站在吧台后方,眼神中满是关切。他手中的勺子不停地为环卫工人添粥,还不忘轻声叮嘱:“别着急,慢慢吃,不够尽管再盛。”

谈及过往的发展历程,杜青山感慨万分:“企业能有如今这般模样,得益于伟大时代给予的良好机遇。所以啊,我们心里一直琢磨着,无论如何都得为社会实实在在地做点事情才成。”看着正在用餐的环卫工人,杜青山动情地说:“他们为了家园的整洁,付出了太多艰辛。都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嘛,企业要用自己的方式力所能及回馈这些城市的‘美容师’。”

环卫工人甄凤莲手里拿着包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说道:“每天早晨能吃上这么热乎的早饭,心里别提多舒坦了!”今年68岁的甄凤莲,退休前在四平汽车零部件厂工作,每月有2700元的退休金。退休后,她毅然加入了环卫工队伍,这一干就是20年。“饭店老板的这份心意,让我们干活都更有劲儿了。”甄凤莲的话语里,满是感激。

和甄凤莲同桌的王忠强,家离桃缘村铁锅炖店比较近,他负责清扫的路段是紫气大路以南,南四经街和南六纬路。“我每天清晨4点准时到岗,干一个多小时的活儿,正好到这儿吃早饭,太方便了,就跟在自己家里一样。吃完早餐,还能回家歇一会儿。老板真是太贴心了,让我们每天都能吃上可口的饭菜。”58岁的王忠强笑着说,他老家在铁东区山门镇营城子村,后来跟着女儿搬到城里居住,在环卫工岗位上已经工作了整整10年。

据悉,每天前来就餐的环卫工人数量均超100人,按每人约5元的就餐成本计算,仅一个早晨,此项活动就得花费500多元。杜青山明确表示,该活动自2月22日启动,无论面临多大困难,都要坚持做下去。

在当今这个步履匆匆的快节奏时代,桃缘村铁锅炖店以持之以恒的坚守,悉心熬煮出一份纯朴的温情。当城市的天际线刚刚泛起鱼肚白,环卫工人那一抹抹醒目的橙色身影,与“桃缘村”的腾腾热气,在柔和晨光的映照下相互交融,共同勾勒出英雄城四平最为动人心弦的文明图景。

/ 记者手记 /

料峭春寒中,桃缘村铁锅炖店的玻璃门上,“环卫工作者爱心驿站”牌匾在晨光中熠熠生辉。标牌上“亲爱的城市美容师,您辛苦了”几个大字遒劲有力,下方列着“免费饮水、临时休息、手机充电”等服务项目,字里行间透着质朴的温情。这份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不仅是一份承诺,更是一种对社会的责任担当,成为文明四平的缩影。铁东区街头的义举正以微小力量,诠释着“尊重劳动、共建共享”的时代价值——当每个人都能成为温暖的传递者,整座城市便成了彼此关照的幸福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