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


老姨
魏立强

《四平日报》(2025年3月28日) 07版

母亲她们姊妹三人,没有兄弟。母亲居中,大姨和母亲先后离世。老姨叫凤云,在黑龙江加格达奇生活。前几天和老姨家的弟弟微信聊天,弟弟说:“哥,你爱好写作,咋不写写我妈你老姨呢?我妈的事情够写一本书了。”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凤云老姨原本和我家住在一个屯,两家距离不到二百米,只是中间隔了一条浅浅的小河。老姨家与爷爷家倒是邻居,是我儿时常玩的去处。老姨一家六口,三女一男。男孩最小,大姐长我一岁,依次为二妹、三妹。三妹刚刚蹒跚学步,老弟尚在襁褓之中。当时老姨父是十里八村的能人,还在大队里做过事。

生活的变故总在不经意间发生。某一天,老姨父还是扔下老姨母子五人,不知所终。当时我的年龄也不大,但也能感觉到凤云老姨没有太多的抱怨和愁苦,来不及去想生活的不公与不幸,她还要奋力养活嗷嗷待哺的四个儿女。那时的农村生活本就贫苦困难,劳力周全的人家想维持温饱尚且不易,何况老姨孤儿寡母,艰辛程度可想而知。记得两三岁的三妹得过一次眼病,老姨都无暇照顾,眼睛的毛病长大后才得以痊愈。

几年之后,老姨经人介绍和邻村的大龄青年重组家庭,这位老姨父姓段。老姨带着四个孩子,进了段家门。老姨父之前一直未婚,是家中的老大。他却是个极为忠厚老实的人,与老姨结合后,对待四个孩子视同己出。之后老姨生了个孩子,是个姑娘。老姨父一直支持孩子们上学读书,就连大姐出嫁后,为支持大姐的生活,无论是盖房、种地都该出钱出钱、该出力出力,时不时带着车马到女婿家,帮着打理活计。家里的亲戚朋友对老姨父的为人都竖起大拇指,也为老姨能遇到这样的好人而感到高兴。

可风云难测。几年后,老姨最小的姑娘才刚满四五岁的样子。老姨父却因病去世,老姨再次面临家庭变故的打击。之后几年,老姨得知原配的丈夫在黑龙江生活,也经过几次婚变,自己独居。老姨家的大姐与他还有联系和接触。几经考虑和思想挣扎,老姨还是远走异乡,与老姨父重新复合,这已距离他们当初分离之时二十年有余吧!对于老姨这个举动,好多人不解,连做姐姐的母亲也不看好。但我观察老姨和老姨父的感情并无想象的那么糟,在我看来,从小夫妻的感情,还有给孩子们原生态家庭,可能是老姨最重要的考虑吧!几次见到老姨和老姨父,老姨仍然乐观豁达,从未被生活的变迁所累,依然乐呵呵地对待这个世界。

老姨一向为人质朴热情,对人真挚温暖。九十年代初,我去省城读书。入学之前,老姨有一天来到我家,对我说:“老外甥考上学了,老姨家困难没啥好东西,给你拿一床被吧!”我能感觉出老姨心里略带愧疚和不安。这床绿色面的被子,始终让我感到温暖和亲情环绕。它不仅陪我度过了四年的求学生活,就连我成家后,还伴我很多年。也就是刚刚前几年,妻子说棉花旧了、被面也破损了,我们这才放在一旁不用。记得爱人坐月子的时候,老姨放下家里的活计,和母亲来到我们家,一同照顾爱人。忙里忙外,洗洗涮涮、烧火做饭帮衬了有十多天。

老姨注重亲情,待人周全。长兄病重的时候,老姨老姨父从黑龙江过来,帮着照顾。她经常说大哥一直和她家走动很多,几次去黑龙江探望她。母亲病危的时候,老姨依旧来到她身边,没日没夜地陪伴母亲,甚至整夜整夜地抱着无法入睡的母亲。老姨对人好,也时常惦记着别人的好。连我给她买回程的火车票这样的小事,始终不忘,多年以来反反复复和我提起。

前几天,问起老姨的近况。弟弟说:“其实有时候,看着我妈现在真挺孤单,没有兄弟姐妹。她现在就像咱小姥似的,耳朵有点背。然后我一去她家就打听这个打听那个,还总说你们家谁家孩子结婚让我回去,说你那些哥哥都哄过我。”

是啊,年过古稀的老姨身体健康,弟弟和弟媳把老姨照顾得很好,衣食无忧、平安知足,历经艰辛困苦,依旧达观坦然。真心祝福老姨晚年幸福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