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


做生活的有心人
李芙蓉

《四平日报》(2025年3月28日) 07版

有的人喜欢储存纸盒,而我则喜欢用纸盒来装垃圾。每次出去扔垃圾时,我先是把垃圾倒掉,磕打干净里面的残渣,才亲手交给拾荒的婆婆,并说一句:“是要生灶火了吧!”她就笑着回应:“是,是。”

其实,我知道,她是攒起来卖钱。五六十年代的人都是从艰苦岁月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早已习惯了吃苦耐劳和勤俭持家,即使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多年来形成的习惯还是难以丢掉,如今年龄大了,仍想使出微薄之力,通过拾纸盒来创造点价值,尽管收入寥寥,但心里也感觉痛快和舒畅。令我没想到的是,那天我把纸盒递到她手上时,她说:“你真是个有心人。”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对她来说却是莫大的尊重。做生活的有心人,就是要把尊重他人凸显在举手投足的细节中。

有次去聚餐,我们一行五人,由于小桌已坐满,只好选了个十人的大桌。当服务员正在拾掇多余的餐具时,老板过来说:“多留一份,万一他们有需要呢。”于是,五个人吃饭,留下了六套餐具。多余的那套餐具默默地躺在一边,似乎与我们的喧哗格格不入,尽显失落。

谁曾想,酒至半醺时,隔壁包厢的一个熟人过来敬酒,正好用上了那套“多余的”餐具。当他撕开塑料薄膜时,我仿佛看到筷子、杯子以及盘碟咧嘴大笑,很得意地说:“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要在以往遇到这种突然增人的情况,一般是朝着前台大声喊:“服务员,加套餐具。”有时候,服务员忙得听不见,不能及时送来,还需要客人亲自去拿。果然,老板是个有心人,他的饭店门庭若市是有原因的。想要成为生活的有心人,思考问题时就要比别人细致一点,周到一些。

谈及“周到”,我想起了张君燕的一篇散文——《“多一杯”的周到》,讲述的是:有次,“我”参加单位的演讲比赛,请了个老师帮忙指点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就想请客表示感谢。那个老师说:“吃饭就免了,实在过意不去就请我的同事们喝杯奶茶吧!”当时办公室一共四个人,“我”就点了四杯,准备下单时,那个老师突然说:“多点一杯吧!万一有其他办公室的老师来做客,奶茶不够,岂不是很尴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实有很多“无巧不成书”的时刻。有时候,拥有“多一杯”的周到,对方所接收到的一定是加倍的暖意和关爱。细心的人总是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微妙情感,用“周到”去回报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那么,如何做生活的有心人呢?首先,用心观察,发现美好。无论是走在光明大道上,还是曲径通幽处,都要放慢匆匆的脚步,用眼睛去捕捉,用心灵去感受,用耳朵去聆听,你会发现,大自然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加精彩纷呈、美妙动人。其次,保持感恩心态,珍惜拥有。歌曲《感恩的心》这样唱:“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生活中,无论是对人还是物,都要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感恩,让我们心胸开阔,满怀热爱,成为更好的自己。

做生活的有心人吧!生活就像一杯新沏的茶,只有用心去品味,才能感受到其中的醇香与美味。生活从不缺少美好,只缺少发现美好的眼睛和感受美好的心灵。愿我们都能成为那个有心人,让生活的每一刻都充满温情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