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8日


科技赋能推动高质量发展
——双辽市红旗街道花生产业发展记事

《四平日报》(2025年3月18日) 02版

全媒体记者 崔圣驰

双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支持花生产业发展,红旗街道依托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走出了一条“种植科技化、经营规模化、产业集群化、联农机制化”花生产业发展之路,逐步实现从“一粒花生”到“一路生花”破圈蝶变。双辽花生被授予国家地理标志性品牌、被评为全国“金牌农产品”,成功入选第三批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名录。

科技驱动

培育农业“大品牌”

红旗街道积极推动双英花生等合作社与专家团队、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常态合作,擦亮“种子芯片”,自主研发的“双英”“科富”系列品种获得知识产权21项,其中“双英2号”创东北小花生单产最高纪录,荣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确保“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创建双辽花生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立50公顷绿色食品和良种繁育基地,引进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向良田、良种、良法、良技要生产力,让智能更智慧、增产更增效。研发“小垄双行单粒播”“单粒定距排种播”等技术设备,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真正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到实处。

全链联动

振兴农村“大产业”

农业不加工,等于一场空。红旗街道扭住花生精深加工持续发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花生及副产品深加工企业3户,推动仓储、加工、产销全链条协同,开发花生果、花生壳、花生米全品类产品,做足做活“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文章,建强花生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全省唯一一家吊炉花生企业——红旗“悦三生”于2024年年底投产达效,年产能500万公斤,开辟了吉林花生食品“新赛道”、打造了双辽花生产业“新引擎”;鑫拓公司年产700万公斤生物质环保燃料项目加快建设,与长春一汽、盘锦热力等省内外企业稳定合作,年处理花生壳800万公斤;科富公司高油酸花生油生产线建成落地,年加工花生60万公斤,产油27万公斤。红旗花生产业扩容提质、全速竞进。

引领带动

促进农民“大收益”

依托合作社、龙头企业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土地流转、技术托管、订单回收、安置就业等方式,把群众“嵌”到产业链上、企业“连”到增收线上,以特色产业领富带富。目前,红旗街道花生种植面积稳定在5333.33公顷以上,占总耕地面积的70%,年产量3000万公斤,产值突破2亿元。安排灵活就业100余人次,技术托管3333.33公顷,带动农户600余户,户均年增收近万元。2024年,红旗街道农户范丹丹,托管种植花生5公顷,通过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每公顷增产1500斤,累计增收2万余元。同时,在当地企业就近务工收入2万元,实现了增产增收。

红旗街道将全面提升育、销、产、工、研一体化产业水平,全力将街道打造成东北地区有影响、有份量的花生交易加工新高地,为四平农业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