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2日


满江红·四平解放七十七周年祭
张学志

《四平日报》(2025年3月12日) 07版

烽火当年,松辽黯、寒云摧裂。抬望眼、天倾东北,地崩城阙。十万旌旗鏖血海,八千子弟披霜月。问残垣、何处是春声?鹃啼切。

硝烟散,星斗澈。春水暖,西风烈。七十七年过,碑字如铁。四战雄关铭史册,一江渌酒酬英杰。看今朝、白鹤掠长空,冲天越。

周殿龙评点:

一曲《满江红》,真实生动地再现了七十七年前四平战役的历史,讴歌了英雄事迹,赞颂了此战的深远意义。上片,一句“烽火当年”,带我们穿越了历史隧道,进入了当年画面。“松辽黯,寒云摧裂。”描绘出当时严峻形势。“天倾东北,地崩城阙。”这句话毫不夸张。抗战刚刚胜利不久,国共对比,我军力量还十分薄弱。国民党陈兵百万,意在抢夺东北,以做南进之阶梯,而我军也势在必得,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以进一步解放全中国。四平北扼长哈,南临沈大陆海入关之要道。所以成为国共殊死必争之地。“十万旌旗,八千子弟”,展现了我军强大力量和高昂士气。四战四平,血流成河,惨烈无比。但作者没有刻意去描写那些具体骇人场景,而是用“问残垣”轻轻一带,尽在不言中。这就提升了作品主题:铭记历史,面向未来。下片一转,“硝烟散,星斗澈。”一切都已过去。而“碑字如铁”,这次战役将永远铭载史册,英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滔滔江河水,化酒酬英杰。我们将永远珍惜美好今天来之不易,赓续未来。全词以“白鹤掠长空,冲天越”作结,韵味无穷。这是一首充满正能量的缅怀历史之作,哀而不伤。尽量避免渲染战争残酷,重在歌颂英雄精神和此战深远历史意义。值得写同类题材作者深思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