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7日


担当作为 争创佳绩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伊通答卷
——访伊通满族自治县委书记孙立阳

《四平日报》(2025年2月27日) 01版

全媒体记者 邢天笑

“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立意深、思量远、视野广、寄望重,在全县干部群众中引发了强烈反响。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吉林振兴发展坚定了必胜信心、注入了强大动力、带来了难得机遇,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总纲领、总遵循。伊通将聚焦‘产业体系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民生品质跃升、民族文化传承’四项重点任务,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工作举措落地见效,为打好打赢四平经济攻坚战、荣誉保卫战贡献伊通力量。”伊通满族自治县委书记孙立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上持续发力。坚持“传统产业转型、优势产业壮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三线并进,着力构建“3+6”现代化产业体系。在传统产业转型上,深入实施“智改数转”专项行动,推动汽车零部件、新型建材产业向高端化转型,做优做强汽车模具,努力打造一汽配套产业基地。在优势产业壮大上,全力发展康养旅游,加快推进悦如火山温泉博览园投入运营, 积极开发乡村精品民宿,做优县城温泉产品供给,带动温泉小镇开发建设,打造“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摘、冬温泉”四季旅游品牌。在新质生产力培育上,把生命健康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推进荣和堂大健康医药产业园、中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医疗器械等项目落地。

在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上持续用力。坚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统筹推进粮食安全与特色农业双轨并行。围绕保护粮食安全,深入实施玉米、水稻等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黑土地保护利用,继续与中国农业大学进行探索研究,尽快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半山区坡岗地黑土地保护“伊通路径”。围绕做优特色农业,推广“差异化+规模化”种养模式,突出抓好以肉牛、梅花鹿、寒地小龙虾、冷水鱼为主体的畜牧产业发展,不断扩大瓜菜、食用菌、鲜食玉米生产规模,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上持续聚力。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抓好十大民生实事和“9+N”暖民心行动,不断打通民生领域的难点痛点。聚焦就业服务提质,进一步健全重点群体就业指导和帮扶机制,擦亮“伊通烧烤师”劳务品牌,支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不断扩大就业容量。聚焦社会事业发展,全面强化“智慧医院”服务,推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数据互通,降低群众诊疗费用;深化“阳光入学”“阳光分班”机制,促进教育公平;加大嵌入专业照护、助餐服务、智慧养老等服务融合供给,推广失能老人照护服务模式,更好满足老年人个性化、多样化养老需求。聚焦城市环境改善,抓好老旧小区改造、“断头路”畅通、老旧管网更新、供水能力提升等民生工程,不断提升城市承载力和安全韧性。

在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上持续施力。坚持民族文化传承与产业赋能双线推进,着力将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深入挖掘满族文化精髓,讲好民族故事,提升满族博物馆陈列水平,对基础展陈重新布展。加强对文物和非遗的保护利用,重点保护和发展好伊通镇建国村、河源镇榆树村、伊丹镇火红村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村寨,将满族烧鸽子、满族糕饼、钩针编织等非遗项目打造成具有地方特色、时代精神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开发“满乡寻踪”研学路线,联动长春都市圈客源,打造沉浸式文旅IP。

伊通将在从严加强党的建设上持续加力,围绕引导干部增强本领、担当作为、争创佳绩,实施专业化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完善考核管理机制,切实把能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用人导向鲜明树立起来。着眼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健全一体推进“三不腐”制度体系,推动干部在遵规守纪的前提下大胆干事。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守牢粮食安全底线,以融合的发展思维壮大产业集群,以真挚的为民情怀办好民生实事,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伊通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