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8日


风湿骨病的成因及治疗
全媒体记者 李楠

《四平日报》(2025年2月18日) 06版

在中医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针灸这颗璀璨明珠在风湿骨病治疗领域展现出独特魅力与显著疗效。近日,记者采访到市骨伤医院针灸理疗科医师高瑞,为我们讲解中医针灸治疗风湿骨病的相关知识。

记者:什么是风湿骨病?

高瑞:风湿骨病是一大类疾病的统称,通常由风寒湿邪侵袭、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等多种因素引发,累及骨骼、关节、肌肉、韧带等部位。常见的风湿骨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其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早晨起床时尤为明显,常累及手指、手腕等小关节;强直性脊柱炎多侵犯脊柱,严重时可导致脊柱活动受限、变形,影响正常生活;骨关节炎则多在膝关节、髋关节等负重关节发病,表现为疼痛、活动后不适,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关节畸形。这类疾病病程较长,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需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锻炼等综合手段控制病情、缓解症状。

记者:针灸治疗风湿骨病的原理是什么?

高瑞:针灸治疗风湿骨病基于中医经络学说。经络如同人体内部的交通网络,气血津液通过经络输布周身,维持机体正常运转。当风湿之邪侵入,经络受阻,针灸通过将极细的毫针刺入特定穴位,如膝关节疼痛常选犊鼻、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激发经气,促进气血流通,驱散关节局部的寒湿之邪,改善关节周围的气血供应,从而缓解疼痛与肿胀。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针灸能调节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针刺穴位可促使神经系统释放内啡肽、脑啡肽等神经递质,提高患者对疼痛的阈值,减轻主观疼痛感。同时,针灸刺激还能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抗炎能力,抑制风湿性疾病中的自身免疫反应,对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有一定调节作用,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记者:针灸治疗风湿骨病有哪些方法?

高瑞:在临床治疗中,针灸治疗风湿骨病的方法多样且灵活。除常规毫针针刺外,还有艾灸、温针灸、火针等疗法。艾灸借助艾草燃烧产生的温热刺激,通过穴位渗透肌肤,起到温通经络、散寒除湿的功效,尤其适用于寒湿痹阻型风湿骨病。温针灸在毫针针刺基础上,在针柄上套置艾条燃烧,使热力通过针体传导至穴位深处,融合了针刺与艾灸的双重作用。火针则是用火烧红的针尖迅速刺入穴内,对长期久治不愈的风湿骨病有良好效果。

记者:风湿骨病患者在针灸期间有哪些注意事项?

高瑞:针灸治疗风湿骨病虽效果显著,但并非一劳永逸。患者需遵循医嘱按疗程进行治疗,通常一个疗程10—15次,根据病情轻重和个体差异,可能需要多个疗程持续治疗与巩固。治疗期间应注意保暖,避免关节受寒、受潮;适当进行功能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有助于增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维持关节灵活性,但要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在饮食方面,可多食用具有祛风除湿、补益肝肾作用的食物,如薏仁、山药、枸杞、黑豆等,忌生冷、油腻、辛辣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负担,影响气血生化与药物疗效。

中医针灸为风湿骨病患者开辟了一条绿色、安全、有效的康复之路。它以独特的治疗理念和方法,帮助患者缓解病痛、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在传统与现代医学交织的光芒中,续写着治愈疾病、守护健康的传奇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