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加压力 敢于争先 ——记第四十一任“董存瑞班”班长吴忱海 |
|
吕景成
说来也巧,2002年11月初,来吴忱海家乡庄河市接兵的部队,正是董存瑞生前所在团。吴忱海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做出了到“董存瑞团”当兵的决定。12月11日上午,18岁的吴忱海胸戴大红花,告别了父母和亲朋好友,与同乡的50名战友,从大连火车站乘坐开往延吉的“绿皮车”,当天晚上就来到了驻防在吉林省延吉市的“董存瑞团”。
在部队大院下车后,高大的英雄董存瑞塑像,立刻映入了吴忱海的眼帘,此刻的吴忱海心情格外地激动,“当兵就当董存瑞”,这是他当时最朴素、最直接的想法。
让吴忱海没想到的是,新兵班长是“董存瑞班”的副班长左德斌。班长经常在课余时间向新兵们宣讲董存瑞的事迹,并说“董存瑞班”每年都要补充两名新兵,但标准是非常严格的,凡进入“董存瑞班”的新兵,都必须经过团政治处的考核,各科目成绩优异者方可进入。
新兵班长的一席话,在吴忱海的心中泛起了波澜,他把进入“董存瑞班”作为新兵训练的唯一目标。于是,吴忱海拿出了“吃奶”的劲,投入到了各科目的训练中。由于当时吴忱海的身体十分瘦弱,体重还不足100斤,还没等吴忱海完全适应部队的生活,三个月的新兵训练就结束了。在新兵结业考核时,吴忱海的各项训练成绩被评定为中等水平。
2003年3月中旬,新兵下连后吴忱海被分到了“董存瑞连”二班,虽然没有实现进入到“董存瑞班”的目标,但终究还是来到了“董存瑞连”当兵,这对吴忱海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安慰。
新兵下连后,在分配专业训练时,吴忱海遇到了当兵后的第一次挑战。一般情况下,新兵的第一年专业训练,大多是炮手专业,负责装填炮弹。可吴忱海虽然有1米73的身高,但体重不到100斤,面对130多斤重的火箭炮弹,他根本举不起来,班里的战友没有一个能与他组成对子一起装填炮弹。所以,连里只好让吴忱海进行瞄准手的专业训练。
吴忱海入伍后,始终牢记老班长董存瑞“打狼要有真本领”的豪言壮语,在训练上必须站排头、当标兵,以实际行动向老班长汇报。为此,他给自己立下了“宁肯掉一层皮,也要夺一面旗”的目标。
为了不拉全连训练的后腿,吴忱海唯一的办法就是加班加点地训练。每天早上他都要提前一个小时起床,第一个来到训练场地。火炮方向盘的操作,在5分钟内转600圈,才能完成750密位的一个周期。一个小时训练下来,就得打方向盘7200圈。瘦弱的吴忱海手臂都练肿了,严重时连抬手臂都很困难,但吴忱海硬是咬牙挺过来了。在团里组织的单兵结业考核时,吴忱海获得瞄准手专业第四名,是全团唯一一名新兵瞄准手,受到团里通报表彰的战士。
由于吴忱海的突出表现,连队党支部于2003年9月,把吴忱海调整到“董存瑞班”工作。连队这一决定,终于让吴忱海实现了在“董存瑞班”当兵的愿望。针对自己体能较弱的不足,吴忱海在班长胡阳的指导下,开始了强化体能的重点训练。早上四点吴忱海就已经到达了训练场,开始了一天的体能训练,别人跑5公里,他就跑8公里,别人轻装跑,他就绑上沙袋跑,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半年时间的刻苦锻炼,吴忱海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2003年11月,吴忱海被连队党支部任命为“董存瑞班”副班长。经过一年时间的摸爬滚打,此时的吴忱海已练就了一身火炮专业的硬功夫。在旅里组织的“存瑞杯”比武竞赛中,吴忱海打破了瞄准手赋予射向的记录,用时仅为三秒,这个成绩到现在仍没有人突破。
2004年11月,吴忱海被连队党支部任命为二班班长,当年他是同届兵中唯一一个上等兵担任班长职务的人。
2006年9月,时任“董存瑞班”班长的徐鸣,被部队保送到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学习。经过全旅的考核、测评、选拔,吴忱海被旅党委任命为第41任“董存瑞班”班长。
上任后的吴忱海,把全班战友带到董存瑞的塑像前,举起右拳高声呼道:“我是第41任‘董存瑞班’班长吴忱海,请老班长放心,今天我接过了班长的旗帜,一定将‘董存瑞班’的大旗高高举起,带领全班战友再创佳绩,为老班长增光添彩!”
2007年7月,沈阳军区组织成建制炮兵连大比武,这是师改旅以后的第一次军区级的大比武。旅里抽调了三个连队做重点准备,“董存瑞连” 是其中之一。这既是一次机会又是一次挑战,全连官兵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如果真的被抽中参加比武,一定不能给老班长丢脸。
吴忱海在全班提出了“一个党员一面旗,一个党员一道岗,一个党员一对红”的口号,不但为训练注入了活力,还让不少战士成了训练尖子。“董存瑞班”在吴忱海的带领下,疯狂地展开了比武科目的训练,衣服磨破了,鞋子磨烂了,每次训练回来,身上的衣服都是一片白色的汗碱。
在炮兵旅组织的最后一次整建制连的重装五公里考核中,三个连队全副武装,都被拉到科尔沁草原深处的陌生地域。在出发前,连长组织呼点老班长“董存瑞”,全连高呼:“到”,由吴忱海呼喊道:“董存瑞是我们的老班长,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壮烈地牺牲了,让我们踏着英雄的足迹!”全连高呼:“奋勇前进”。
“董存瑞连”官兵的热血都被点燃了,随着作训科长一声“开始”的口令,吴忱海立刻带领“董存瑞班”向着终点奋勇冲去,途中吴忱海的脚扭了一下,当时他也没在意(事后肿得像个大馒头),扛着连旗始终在前面领跑,最后吴忱海以破纪录的时间勇夺第一名。年底,吴忱海被评为“优秀士兵标兵”,荣立二等功一次。
2008年9月,吴忱海被部队保送到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上学。2010年7月,结束军校生活后,吴忱海回到老部队先后被组织任命为排长、副连长、政治指导员等职。2020年5月,吴忱海转业回到原籍辽宁省庄河市,被组织分配到庄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
吴忱海在17年半的军旅生涯中,既有很多的付出,但也有不少的收获:他曾获得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2007年被驻地评为“延吉市十大杰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