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熏肉大饼 吃出百年传承 ——四平市民品尝非遗美食李连贵熏肉大饼记事 |
全媒体记者 高鸿
中国美食是中华民族的财富,也是世界饮食文化的精粹。
百年非遗,年味开篇。春节,是中国人心中最盛大的节日,承载着团圆的期盼,凝聚着家的温暖。当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空气中弥漫着鞭炮的烟火气息,一家人团团围坐,共享丰盛佳肴的时刻,便是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光。而在四平,李连贵熏肉大饼,这道承载着百年历史与文化的非遗美食,更是成为了年夜饭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角,为浓浓的年味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风情。
春节,是团圆的时刻,是亲情的盛宴。一张热气腾腾的大饼,皮面金黄酥脆,光泽诱人、滋味浓香、回味悠长,夹上色泽棕红、皮肉剔透、肥而不腻、熏香沁脾的熏肉,咬上一口,顿觉熏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搭配着外酥里嫩的大饼,肉香与饼香相交融,口感丰富,香气四溢,令人陶醉。每一口咀嚼,都是对过去一年的深情回味,也是对新一年的美好期许;每一次品尝,都是与先辈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着历史的温度与传承的力量。“李连贵熏肉大饼,不单是又香又好吃,更是技艺+记忆的融合。”李连贵熏肉大饼第四代传承人程年说,为了宣传李连贵熏肉大饼,推介四平美食文化,自2001年起,24年间李连贵熏肉大饼天下行活动已经走过118站,饼香飘过全国百余座城市。
回家过年,一家人吃上一口李连贵熏肉大饼,欢声笑语,其乐融融,便是对乡愁最好的慰藉。在外打拼的网红白先生,每年春节回到四平老家,第一件事就是拉着家人直奔李连贵熏肉大饼店,美美地饱餐一顿。他感慨道:“无论走多远,心里始终惦记着这熟悉的味道。每一口,总能勾起儿时与家人一起过大年的情景,那是家的味道,更是年的味道。” 居住在海南省的四平籍王先生,每年春节回乡省亲,临走时总要带回一盒李连贵熏肉大饼给老伴吃,以慰藉老伴浓浓的思乡之情。李连贵熏肉大饼不仅是春节期间家庭聚餐的必备美食,更是走亲访友传递亲情的纽带,让亲情在温馨的氛围中愈发醇厚。
历经岁月的磨砺,四平李连贵熏肉大饼的制作工艺愈发精湛,因独特的风味而声名远播。2006年获全国首批“中华老字号”;2009年获“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7年获“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2015年李连贵熏肉大饼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程年获“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21年,“李连贵熏肉大饼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面食制作”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浪潮中,李连贵熏肉大饼几代传承人的坚守、传承、发展和创新,让这道百年非遗美食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在新时代持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