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2日


红色辉南
■张赤(四平)

《四平日报》(2023年9月22日) 07版

喜欢一个地方,是因为那个地方有你喜欢的人,向往一个地方,是因为那个地方有你向往的神韵。

我喜欢辉南是从40多年前开始的。1980年,我考入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从报到那天开始,我便认识了同班同学志远。四年的大学生活,志远温文尔雅、和风细雨,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本来都是学汉语言文学的,他的学习成绩也很好,可他更爱学党史。谈吐中,总讲一些党史故事,特别是一提到他的家乡辉南,提到抗联、提到杨靖宇,他更是滔滔不绝。也就从那时起,我开始敬重抗联精神,向往辉南!

毕业后,天各一方。尽管都在本省,可40多年里,我也没去过辉南一次……苍天不负有心人。2023年8月,随吉林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授牌暨“文明有礼·善美辉南”主题采访采风活动团来到了辉南——这个我向往了40多年的地方。

历史是以坚韧、执着的脚步向前行进,而人们不会忘记那些时代的英雄,更不会忘记他们浴血奋战的丰功伟绩。

辉南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这里有很多感天动地、热血奔涌的英雄传奇。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这里就有我们党的活动。1933年10月,从杨靖宇率领东北人民革命第一军独立师渡过辉发江开始,抗日的烽火就燃遍了辉南大地。

我们带着崇敬,走进吉林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景区芦花岛上的“抗联红色文化体验馆”现场教学点,在那里亲身体验了“抗联密营”;在“不忘初心宣誓墙”前,重温了入党誓词;沿着英雄的足迹,重走了大龙湾吊水壶全长6.5公里的抗联路,沿途有抗联警戒哨、抗联井、抗联窝棚等多处抗联遗址……

在金伯阳纪念广场的抗联雕塑前,讲解员讲述了民族英雄金伯阳的故事。“人生难得几十年,岂为衣食名利权,唯有丹心共日月,甘将热血洒江山!”是金伯阳生前作过的一首咏怀诗,也是他短暂而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金伯阳原名金永绪,是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金家屯人,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东北著名工人运动领袖,他曾经两次赴苏联参加远东“赤色职工国际”会议,研究并考察工人运动问题。1933年7月,他作为中共满洲省委巡视员到磐石巡视工作,协助杨靖宇和磐石县委做了大量工作。同年10月前往海龙巡视工作。1933年10月27日夜,他随独立师师长兼政委杨靖宇率领司令部、三团、政治保安连等主力部队,从磐石县大、小生财沟出发,经小城子、石嘴,在黑石镇附近南渡辉发河,后转战辉南县石道河一带。11月15日,在原金川县旱龙湾与伪军邵本良部遭遇,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26岁。1935年中共中央在《八一宣言》中称金伯阳是为抗日救国而捐躯的民族英雄。2015年,金伯阳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红色的辉南到处都有抗联的故事,所有的旅游景区都有红色教育的点位。志远告诉我:“你们住的西夹荒生态旅游度假区就是金川镇龙湾堡村下辖的一个屯,也是抗联一路军活动的区域。”于是他就讲了“夜袭龙湾堡”的故事。1937年6—7月期间,抗联一军某部行军至金川龙湾堡,侦察兵先前探得,屯里只有伪警察13人,首长决定袭击,进屯筹集粮食。晚9时左右,从南门攻进去,有的战士向伪警察喊话,有的战士筹集粮食,半夜后撤出。过了一段时间,在1939年8月4日,抗联第二方面军王团长率150名战士袭击龙湾堡,缴获部分物资和钱款,端了敌人的据点,取得了胜利。接着,志远又给我讲了“激战哈砬子”“攻打李大房子”“石道河子会议”“铺板石岭伏击战”的故事,一直讲到后半夜……

“成仁有志花应碧,杀敌留红土亦香”。1933年10月到1940年4月,东北抗日联军一直在辉南县活动。据统计,仅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辉南县境内牺牲的革命烈士就有349名。在艰苦卓绝的战争中,党领导辉南人民,不屈不挠、英勇杀敌、驱逐日寇,迎来解放,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美华章。

为了弘扬抗联精神,让红色血脉永远流传,近年来,辉南县重点打造了5个红色教育现场教学基地。2020年,投资500万元,建成了“石道河抗联纪念馆”;设计开发了“四方顶子遇袭战”现场教学点;恢复大场园村一些抗联遗址等。此外,辉南还有“三线兵工展览馆”,30余处抗联战迹地,都是红色教育点位。仅2022年,金川镇现场教学点就培训学员1000余人次;三线兵工展览馆接待 5200余人次。红色教育把“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的抗联精神,撒满了辉南大地;激励人们传承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绘就伟大时代、伟大事业的崭新画卷……

神州大地上红色基因是相同的,红色的事业是蓬勃发展的。2015年,我在梨树县组织策划了“社社党旗展,村村党旗飘,乡镇党旗红”活动,省里组织了“美丽庭院评选”活动。这次走进辉南县祥子哨镇太平沟村采访的时候,我很感动。行走在太平沟村如诗如画的“村庄马路”上,心旷神怡;走到张晓东的家门口,看到门楼上:左侧是红色的党旗标牌,上面写着“共产党员户”;右侧也是红色标牌,上面写的是“美丽庭院示范户”。当时我激动得拍下了这一历史印迹,真的让它成为永恒。在村史馆挂着《历任村干部》,听张晓东介绍,1955年张永林是村党支部书记,2021年张晓东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张永林是他的爷爷。这种红色血脉的传承,革命意志的传递,让我们很欣慰,也很感叹。这就是革命老区的辉南,红色土地的辉南!

“让历史与未来在今天握手”,这是我1993年出版的《血祭血城》里面的一句话。站在革命老区,站在红色的大地上,“用历史与未来的双手把辉南建设得更加美好”强烈地冲击着我。辉南山清水秀,物华天宝;辉南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经过几代人的红色传承,千百万人的奋斗,埋头苦干的积蓄,与时俱进的拼搏,这里已经成为交通枢纽,区位条件非常优越;这里已经变得生态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这里的发展基础稳固、产业特色很是鲜明;这里更加凸显了历史底蕴深厚、文化内涵浓郁;这里展现了红色血脉绵长,抗联精神厚重。如今的辉南,正以起步就要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精神状态;以有红旗就扛,有名次必争的争先意识;以立即就办,办就办好的优良作风;沿着“一四六四”发展思路,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苦干实干、勇争一流,为建设实力、活力、美丽、幸福的辉南努力奋斗着……

红色的辉南,越来越红!噢,我喜欢志远,喜欢红色的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