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2日


第三编 四平党组织在东北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9月—1949年9月)

《四平日报》(2023年9月22日) 06版

党史

由右面进攻的二连也同时受阻,副连长孙家隆从身旁一机枪手里夺过一挺轻机枪。正当他向敌人猛烈还击时,一颗子弹击中了他,孙家隆当即牺牲。孙家隆是个老战斗模范,作战勇敢,牺牲时右手的食指还在勾着机枪的扳机。

这时,深入一营来帮助指挥战斗的翟仲禹团长和杨印青营长商量马上调整了作战部署,把营预备队三连调上来,命令他们把敌人机枪打掉。三连长沈继林派出一个班从右侧迂回过去,不一会儿,敌人的机枪就哑了。一连战士向油坊发起冲锋,把敌人打了下去。接着,敌人又组织反扑,均未得逞,扔下十几具尸体,狼狈逃跑。

敌人在五十九团和五十六团的南北夹击下,只好钻到机车库和康德火磨等据点里负隅顽抗。钻进机车库的敌人,被打得走投无路,有的钻进列车,有的狗急跳墙,爬上楼房,最终全部俯首就擒。但康德火磨据点有敌骑兵数百人,他们依仗骑兵之快速动作,突然向外突围,当时,天已大亮,翟团长一看,立即命令一营三连一排迎头阻击,机枪和步枪一起开火,打得敌人狼狈回窜,约20分钟后,又有200余名骑兵向外猛冲,仍未得逞。接着,第三批骑兵又蜂拥而上,拼命突围,又被攻城部队打得人仰马翻,死伤过半。在激战中,有五六十名骑兵冲出了包围,三连长沈继林当机立断,立刻命机枪手姚玉荣和七班长两挺机枪调转枪口猛扫,决不让敌人跑掉一个,他们两人勇猛杀敌,将突围的数十名骑兵全部消灭。剩下的敌人被团团围住,在民主联军猛烈火力下一片片倒下,残敌就地缴械投降。整个道东的战斗,在中午12时许胜利结束。

在城西区,保一旅一团在团长邢程的率领下,于四平西南的海丰屯、泊林子由南向北担当铁路以西地段的主攻。总攻发起后,战斗打得很激烈,部队冲击到敌前沿时,受到敌11个暗堡火力点交叉射击,伤亡较大,由于部队缺乏攻坚火器,几次冲击都未能奏效。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部队表现得很顽强,一营一连战斗骨干范增合与石连彪等在火力掩护下,各率爆破小组,不怕牺牲,奋勇跃到敌阵连续炸掉5个暗堡,在左侧的三连战士赵国荣、赵更桥等也身背炸药、爆破筒冲到敌人暗堡侧翼,又炸毁了几个暗堡,就在烟雾迷漫之际,联军主力乘机突破了敌人的前沿阵地,并迅速向市区纵深方向攻击。

在城北,当时防守四平北三道林子地区的敌人,是土匪头子“天下好”(王永清)的土匪武装,属于乌合之众,战斗力较弱。在此处作战的辽西二分区部队除阻敌北窜外,从北沟方向相应地展开了进攻,于拂晓前突进了市区,守敌200余人趁混乱之机逃跑。这时,指挥“一战四平”的东北民主联军司令部已移到道里公园北侧的气象台小楼上(今四平市气象局遗址),马仁兴等就在这里指挥战斗。经过浴血奋战,接连拔掉了敌人几个据点。

此时,从路西向东进攻配合路东部队堵击天桥逃敌的一营二连,在敌溃乱的情况下,又毙俘敌保安团长杨友兰以下200余人。到14时,保一团一营包围了敌最后一个据点省政府大楼,在联军炮火猛烈轰击下,守敌投降。至此,全城战斗胜利结束。

“一战四平”一举歼灭了以日伪“铁石部队”和土匪武装为主的国民党守军3000余人。除辽北保安副司令张东凯、汉奸匪首王永清等逃脱外,国民党辽北省主席刘翰东、省府秘书长徐鼐、建设厅长兼四平市长李充国等主要官员以及匪首王大化、王耀东等被俘,缴获装甲车2辆、大小炮32门、轻重机枪60余挺、长短枪2000余支、汽车20辆、马700余匹、其他军用品无数。攻城东北民主联军仅以265人的伤亡代价,即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3月18日,东北局书记彭真即向中共中央报告:“四平昨晚完全为我占领,匪首王大化、王耀东及省主席刘翰东被俘。”

四平第一次解放具有重大意义,沉重打击了国民党蒋介石抢夺抗战胜利果实的嚣张气焰,也打破了国民党接收大员依靠日伪残余武装企图等待国民党正规军“接收”的幻想,为东北局坚决阻止国民党军于四平之南、组织东北大会战并取得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国民党进一步看到了人民武装的强大实力,从而有力地配合了国共的和谈。“一战四平”的胜利和占领四平后所实行的各项方针政策,使广大人民群众亲眼看到中国共产党确实是人民利益的代表,亲身体验到人民军队的纪律严明和英勇顽强,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声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