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英雄气 丰碑铸英城 ——忆四战四平中的著名战斗英雄(五) |
| ||
|
赵志军
特等战斗英雄 刘增荣
刘增荣1925年出生在山东省蓬莱县李家庄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1939年,14岁的他受生活所迫,远离家乡,来到东北当苦工。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后,刘增荣于10月在沈阳参军,成为东北民主联军保一旅的一名战士。
刘增荣参军后,在党的教育和革命熔炉的熏陶下,阶级觉悟不断提高。很快从一名战士升任班长,后来又当了副排长。1946年初,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和平民主的呼声,大举进攻我东北解放区。为了保卫抗战得来的胜利果实,打击国民党军嚣张气焰,阻止国民党军北犯,东北民主联军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决定在四平阻击国民党军。
4月17日,国民党新1军、71军两个王牌军全部武装美械装备逼近四平,从东南、西南两个方向对四平形成弧形包围,四平保卫战打响了。自18日起,敌30师、38师集中兵力向我北山三道林子高地发起猛烈进攻,企图抢占制高点。刘增荣和他的战友们与国民党军展开浴血奋战。连续几天,国民党军都没有放弃对北山阵地的进攻,在我军顽强阻击下,国民党军的进攻屡遭失败。4月21日,敌军以两个营的兵力猛攻北山阵地,反复冲锋四次,曾一度将我军阵地占去一部分。民主联军英勇的指战员们发扬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为了夺回阵地,保一团二营教导员张增堂同志亲自率领部队冲锋,身先士卒,硬是从敌人手中把失去的阵地夺了回来。战斗中,张增堂同志不幸中弹牺牲。
敌人的进攻越来越猛烈,战士们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刘增荣和战友们几次跳出战壕,与其展开肉搏战,一次次打退国民党军的进攻,守住了阵地。22日清晨,一阵猛烈的炮火后,国民党军又开始了向北山阵地进攻。看着那些狂妄的国民党军,刘增荣和同志们说:“狠狠地打,坚决不让敌人上来。”国民党军一次一次进攻被打了下去。阵地前躺满了敌军的尸体。连续几天的激烈战斗,有的战士牺牲了,有的负了重伤。刘增荣虽然没有受伤,但极度的疲劳不断向他袭来,在连续打退敌人四次冲锋后,阵地上只剩下三班长刘振东和刘增荣两人了。看着敌人暂时停止了进攻,三班长要到后面去汇报战情,临走时,刘增荣对他说:“你告诉排长来增援,回来时多带些手榴弹和子弹。”
三班长走后,刘增荣一个人在堡垒和交通沟内检查一遍,发现只有三颗手榴弹和步枪里的三发子弹了。他又仔细在周围找了一遍,什么也没找到,敌人连续进攻,战士们把子弹都打光了。第四次打退敌人时,刘增荣端着刺刀跳出战壕,硬是用刺刀挑死两个国民党兵。
日落时,三班长还没有回来,敌人又开始了进攻。刘增荣看见阵地不远的地方爬出来一群敌人,端着美式步枪向山上冲来。西北角离刘增荣所在的堡垒只有四五十米远,那里有两个土包,土包后面有五六个国民党军架起两挺机枪,企图用火力封锁前面的交通沟。刘增荣看在眼里,屏住呼吸,等他们近了再行动。敌人到30米时,刘增荣猛地站起来,甩出一颗手榴弹,国民党军立刻扑倒在地,可是手榴弹没有响。刘增荣急了,跳出堡垒,飞快地跑出十几步,将两颗手榴弹向土包后边的国民党军甩去。此时,敌人的两挺机枪正疯狂扫射,随着轰轰两声爆炸,机枪立刻哑了,刘增荣顺势跳进了交通沟。这时,刘增荣看见敌人阵地上有一个军官在指挥敌军,立刻举起步枪,连续开了三枪,把这个军官打倒在地上。其他的国民党兵看见指挥人员倒下了,犹如潮水般向后退去。
刘增荣和他的战友们坚持战斗了31天,胜利地完成了狙击国民党军任务。战后,军里召开群英报告会,刘增荣被评为特等战斗英雄。四平保卫战后,刘增荣随部队又参加了攻打毛城子的战斗。战斗中,他冲锋在前,不幸左眼被弹片炸伤。领导决定让刘增荣到后方去养伤,他在医院里还惦记着前线的战斗。
1947年6月,上级决定再次夺回四平。刘增荣听到这消息,怎么也待不住了,急切要求归队。组织上劝他好好养伤,他态度坚决,这时的他已升为副排长,由于多次申请,组织上批准了他参加战斗。
6月11日,四平攻坚战外围战斗打响了,三师首先攻占了西部的飞机场。刘增荣听到这个消息十分高兴,带领突击组勇猛地向前冲,一道道铁丝网被炸开,突击组冲到了一片开阔地带,突然,敌军从暗堡中发出猛烈地射击,战士们趴在地上抬不起头来。刘增荣经过观察,发现前面大地堡、小地堡一个接着一个,在地堡周围还有暗堡,他立即组织战士们用炸药炸地堡。随着轰隆轰隆的巨响,一个个明碉暗堡被炸毁,敌人集中火力向刘增荣的突击组扫过。子弹如雨点一般,刘增荣冒着枪林弹雨,组织战士们向前冲去,冲了两次,都被敌人的火力压住了。
看着兄弟连队冲上去了,刘增荣急了,大喊一声:“同志们,为了四平人民,冲啊!”刘增荣带头向前冲去,战士们高喊着口号紧跟着他。就在这时,一颗子弹飞来,刘增荣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2岁的他将热血洒在英雄城的土地上。刘增荣牺牲后,部队为他和在四平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召开了追悼会,同时追授他“毛泽东奖章”一枚。
特等战斗英雄 赵文才
赵文才1921年10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双城县。1946年5月参军,194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3月。赵文才所在的第六纵队16师48团在吉林省农安县与国民党军作战中担任攻打于家大院守敌任务,四连主攻西南角,二排五班是突击组。赵文才冲在最前面,把鹿砦往两边一拉,向后面招手说:“这里不能停留,赶快冲上去。”他们摸进院子,敌人哨兵听见动静,开了枪,赵文才猛地站起来,把手榴弹甩向敌人,端起枪冲进院里。此时从屋里冲出七八个敌人,赵文才和敌人拼起了刺刀,一个敌人被刺倒,其余的敌人吓得逃进第二个院套。
突击组占据了第一个院套后,副班长派两名战士在院套外面监视敌人,派一名战士和部队联络,剩下赵文才、副班长和另外一名战士共三个人与敌人隔墙对峙。由于天黑,看不清敌人的活动,只听见墙那边敌人来回跑。副班长向敌人喊话,敌人打起了照明弹,他们刚要转移,敌人的机枪就扫射过来,副班长和另一名战士当场牺牲了。赵文才愤怒地向敌人打机枪的方向爬去,在不远的墙头上,敌人的机枪手正在装子弹,赵文才瞄准敌人就是一枪,敌人当场毙命。这时敌人两支冲锋枪向他扫射,赵文才机警地跑到烟囱后面向敌人还击,消灭了两名冲锋枪手。
此时,天已拂晓,后面部队还没有到来,赵文才一个人蹲在一辆大车后边,监视墙对面的敌人,四外的枪声都已停下,敌人听见这边不再打枪了,以为院子里没人了,有七八个敌人偷偷爬了过来。端着枪进行搜寻,赵文才瞄准敌人,接连开枪射击,打死了四个敌人,剩下的敌人立刻缩了回去。过了一段时间,几个敌人在机枪掩护下又试探地走过来,赵文才一口气打了十几枪,消灭了几个敌人,剩下的敌人又跑了回去,再也不敢出来了。
赵文才孤身一人,以机智、勇敢、顽强的战斗精神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突击任务。战斗结束后,庆功会上,他被授予“战斗英雄”奖章一枚。
1947年5月,赵文才被提升为副班长。同年6月,四平攻坚战打响,16师48团参加了四平攻坚战。6月25日,部队开始进攻,赵文才组织爆破组爆破。夜晚炮火连天,赵文才看见二道街被敌人占据的房子变成一片火海,敌人企图逃跑,他率领两名战士勇猛地冲上去,朝着逃跑的敌人喊道:“不准动,动就打死你们,交枪不杀!”敌人吓得将枪放下,乖乖地举起双手投降。赵文才和战友们俘虏了七名敌人。其中一名是连长,缴获五支步枪和一挺轻机枪。经过一夜的激烈战斗,二排配合兄弟部队占领了二道街。
26日午夜,敌军炮火更加猛烈,照明弹一个接一个地升上天空,三道街上一座敌军占据的房子里猛烈向外射击,封锁了二排前进道路。赵文才怒视着敌人的火力点,毫不犹豫地扛起一包炸药,穿过敌人的交叉火力,冲到这座房子前,轰隆一声巨响,敌人的火力点被炸得粉碎。赵文才领着全班冲了上去,刚通过一座房子,又被敌人的火力阻挡。他勇敢地冲上去用炸药包引爆这个火力点,炸死十五六名敌人。27日清晨,赵文才带领战士们向十字路口的敌人地堡接近,穷凶极恶的敌人拼命用火力阻挡我军前进。排长张玉堂焦急万分,要自己去送炸药包。赵文才一把夺过排长刚拿起的炸药包,激动地说:“你还要指挥,还是我去。”他匍匐前进,在机枪掩护下爬到碉堡前,但由于炸药包失效,爆破没有成功。爆破员施中刚又抱起第二包炸药,他刚冲到中途便倒下了。赵文才看到战友牺牲,敌人气焰嚣张,复仇怒火涌上心头。他不顾个人安危,擦去脸上的汗水,抱起第三包炸药,冲到碉堡前,放好炸药包,拉开导火线,迅速退下。一阵惊天动地的巨响,碉堡被炸飞了,赵文才和排长领着全排战士呼喊着,勇猛地冲上去。就在战斗即将胜利结束之时,赵文才不幸被敌人一颗子弹击中,他为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牺牲了。
赵文才牺牲后,师里为他隆重举办了追悼会,部队党委追认他为“特等战斗英雄”,同时追授一枚“毛泽东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