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2日


电商产业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双辽市大力发展电商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全媒体记者 孙莹 张鹏 邢天笑

《四平日报》(2023年4月12日) 06版
在双英花生种植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在处理网络订单。

近年来,农村电商发展势头迅猛,成为创新农产品交易方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更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源动力、生力军、新引擎。双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发展,坚持把电子商务作为一项重要产业来抓,认真贯彻落实吉林省、四平市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工作。围绕公共服务、村站建设、电商培育、物流体系、品牌培育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扎实开展工作,有力推动全市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电商交易额保持强劲增长态势。2022年,双辽市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87573万元,同比增长0.62%;网络零售额27136万元,同比增长0.83%。

多措并举

推动电商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加强电商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已建成县域电商公共服务中心1个、乡镇(街)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10个、村级电商服务站116个,开展物流配送、农产品打包、代买代卖、代缴费、金融服务等便民业务,使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加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依托双辽市邮政分公司、双辽市四海公铁物流有限公司分别建设村级物流服务网点190个、140个,打通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实现快递村村通,去年到村快递100余万件。在双辽市柳条乡清沟村电子商务服务站,I不时有村民来领取快递,一位村民高兴地说:“以前取快递要到镇上比较远,特别是下雨的时候就很麻烦,现在电子商务到村里了,在家门口就可以收取包裹,网购更方便了,快递进村为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电商服务站提质升级。按照双辽市委“十个一”工程建设要求,指导各乡镇提升改造16个村级电商服务站,开展农产品销售,促进农民增收。服务站以创新、便民为主,在原有业务基础上,扩充便民服务范围,增加社区团购,采用真空包装、冷链食品存储等技术,拓展农产品上行业务。

持续加大电商培育力度。通过开展电商网络直播带货季等活动,培育出刘舫、刘丽华、孙敏等多名农村网红,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开展农产品直播带货活动,累计销售额59万余元。加大对电商示范基地扶持力度,投入资金支持创业联盟企业发展壮大。依托创业联盟开展电商培训,重点培训农产品直播带货相关业务知识,累计培训340人次。组织村级服务站站长赴浙江学习、组织企业、各乡镇街分管领导参加中国义乌电商展。组织绿之缘等五户涉电企业参加二龙湖年货大集活动,宣传双辽市电商品牌和特色产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推动电商发展。

打造特色优质电商品牌。双辽市农业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发挥业务部门职能作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相关项目资金,围绕体现地域特色、文化内涵等内容,着力推动特色农产品商标注册、品牌打造,提升双辽农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为原则,扶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优化品牌策划,推动产品升级,做大做强无公害、绿色、有机的“三品一标”农产品。双辽市双英花生种植专业合作社为进一步提升品质和品牌竞争力,创建农产品线上销售,进一步扩大销售范围和销售渠道,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据了解,双英花生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快手、拼多多等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年销售总额达1000余万元。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立足花生产业,建设花生特色产业园区+花生出口基地+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线上线下销售全产业链模式,全力打造特色鲜明、质量优异、影响力大的花生品牌。

电商促销助力乡村振兴。双辽市举办直播带货网络主播大赛,吸引周边省市五十余名农村网红、带货主播参赛,农产品销售额达40余万元;双辽市欧亚购物中心、德晶商贸有限公司、新立乡政府举办系列电子商务助力乡村振兴展销会活动,收到良好成效。

优化环境

全力推进直播基地建设

积极搭建平台,提供就业岗位。2021年,双辽市成立创业就业服务大厦(电商大厦),依托双辽市创业联盟开展运营服务工作。双辽市乡村振兴局扶贫馆、残疾人电商网络培训基地落于其中。目前,大厦共入驻企业31家,引入一村一品7家,农副产品品类20余种,产品展示厅310平方米,提供就业岗位244个,实现销售收入1.98亿元,纳税总额60.5万元。引入通辽、长春、福建、杭州、北京等地大学生返乡创业人才14名,成立10家大学生企业。产品销售形成订单基地种植、创业联盟营销、运输配套为一体的三产结合综合性销售服务。

发挥资源优势,拓宽增收渠道。双辽市创业联盟电子商务双创基地以搭建双辽市创业联盟电子商务双创服务平台为目标,发挥创业联盟协会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双辽市创业就业服务大厦实践平台,构建“电子商务+互助式孵化”运营模式,突出平台搭建、品牌打造、品牌拓展、要素保障等关键环节,全力打造“双创内生态”,形成互帮互助、互利共赢的创业共同体。打通双创载体自身造血回路,实现双创载体可持续发展。双创基地成立以来,为全市创业者搭建新媒体销售平台,线上销售227.56万元,线下销售农副产品416.1万斤。搭建农产品流通新平台,拓宽农民增收新渠道。建立柳条乡清沟村水稻溯源基地,取得绿色标识认证水稻362公顷,24小时实时在线销售,2022年累计销售大米600万斤。

发展“网红经济”,带动增收致富。培育电商直播人才36人,常态化直播销售农副产品,人均增收10万元。创造性搭建校企合作平台,2022年与双辽市职业中专达成协议,培养网络主播定岗专技人才9人。建立残疾人网络实训实践基地,培养残疾人20人,全部达到实训实践。面向社会累计开展培训13次,培训人次达495余人。成功孵化农业领域IP53个,助推20个账号制作出有影响力的短视频4800条,播放次数最高达到580万次。直播培训基地带动本地直播从业者直播2.5万余次,“东北娃—英弟”“东北萍姐”“馒头哥”等一批网红主播备受关注,销售额79.5万元。

如今,双辽市正加快电商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电子商务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激发转型升级新动能、拓宽居民增收新渠道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电商经济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