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7日


新型农民带领众乡亲走上致富路
全媒体记者 高鸿

《四平日报》(2023年2月7日) 06版

新时代呼唤新型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及乡村振兴的新生力量。

家住梨树县双河乡范家屯村三社的陈洪波今年47岁,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身为共产党员的他,一心想着要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做农民也要有所追求、有所梦想”,陈洪波锁定目标——做新时代的新型农民。凭着智慧和勤劳,创办了梨树县双河乡长臣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众乡亲走上致富路。

近日,记者走进梨树县双河乡长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处农田基地,一排排又高又“板正”的玉米楼子映入眼帘,满眼黄澄澄的玉米让人颇为震撼。“这是我们合作社在于大壕村流转土地收获的玉米,这玉米楼子长300余米,高2.5米,透风、透气,玉米可自然风干,水分少了,能卖上好价钱。”陈洪波介绍。

说起过往,陈洪波说,他曾在长春从事出租车行业,在公主岭市从事过二手车交易工作,在辽宁省铁岭市经营过物流产业……漂泊异乡的日子让他逐渐有了回家乡种好地的想法。2016年,陈洪波创办起长臣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300余万元购买收割机、播种机、打捆机等各种农机设备20余台,着手流转土地,吸纳农户,帮助农民统一购买种子、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资,采用“梨树模式”免耕技术,机械化规模种植、喷洒农药、收割等全程机械化作业,目前已吸纳50余户农户加入合作社。

2021年,合作社经营流转土地近7000亩,分布在双河乡境内的三合堡村、于大壕村、杨船口村、范家屯村等地,种植大田玉米、黄豆、芹菜、毛葱等经济作物。2022年,玉米种植1500多亩,每公顷产量达2.8万斤,黄豆种植4000余亩,每公顷产量达7000斤左右,产量创下历史新高。

“2022年因雨水较大,玉米田有10多公顷受到涝灾,减产程度较大。黄豆取得了大丰收,黄豆种子是每斤10元钱从黑龙江省采购的新品种,种植面积是玉米的近3倍,大约能收获200多万斤,按每斤销售价格3元计算,可实现收入500多万元,主要销往安徽省,全部都是订单种植。”陈洪波介绍。

该村流转土地的农户,成为富余劳动力,长臣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了60余人的就业问题。农忙时,日工资在120元到150元,平均年收入在2—3万元;雇佣机械手7名,日工资在300—500元不等,平均年收入在4—5万元。合作社为机械手们交人身保险,让他们工作更加有保障。

“我们大家伙儿都乐意跟着洪波干,不但自家土地有一份收入,守家在地打工还能挣第二份钱,而且还能照顾家中的老人,一举三得。”于大壕村农民小贾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记者在采访农户时了解到,合作社的社员们挣到钱,日子过得不比城里人差,有的买了小轿车,去哪办事图个方便;有的供孩子读上了大学,让孩子将来有个好前程;有的为孩子们谋出路,给儿女投资在城里买了门市房,支持儿女经商做买卖;有的自己办起了家庭畜牧农场,养猪、养牛、养羊……

陈洪波表示,面对未来,他将不断创新合作社的经营理念,继续流转土地,扩大种植规模,目标达到2—3万亩,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让更多的农民富起来,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