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用压岁钱买书 侯召明 |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能照亮人的心房。
1984年,我跟父亲才来辽河油田,有了新同学萍,萍和我都是山东老乡,她有弟弟妹妹。腊月二十九,我们写完作业,没地方玩,说去书店吧。萍的妹妹和弟弟也来找她,我们几个人一起去新华书店,来到书店,我们开始挑选新书。我和萍都看好了作文选,就翻看起来,感觉好贵,一块五一本,萍的弟弟要买小人书,可是钱不够。我提议:“咱们先不买了,先在这里看书,看书不花钱,等过完年再来买,那时候咱们都有压岁钱了。”
于是,我们就拿着书看了起来。那时候管理员还是国营职工,那阿姨看我们只看书,也没有买的意思,就一再赶我们离开。我们磨磨蹭蹭出去了,看到有人进门,我们又再次跟着进来,再拿起书看。就这样,我们看书,那位阿姨因为要照顾其他顾客也没有赶我们走。天快黑了,阿姨说:“小朋友,你们走吧,我要下班了。”
我们高高兴兴回家了,一路上我们谈小人书《三个火枪手》还有《猪八戒背媳妇》。我们决定回家好好表现,好让爸爸妈妈多给压岁钱。大年三十,我在家又是擦桌子,又是择菜,还给鸡剁了白菜帮做鸡食,妈妈看我过年变得勤快了,给我了两块钱做压岁钱。
大年初一,萍带着她弟弟妹妹来给我父母拜年,顺便问我买书的计划,她说也有压岁钱了,他们三个一共才两块五毛钱。
我们约好正月初三去书店看看,正月初三中午我们几个跑到商业街上一看,书店锁门,商店也锁门,都放假了。初四又去看还没开门。
初五终于开门了,我们几个跑进书店,那个阿姨似乎认识我们几个了,她说:“小孩子不买书,来捣乱了吧!”萍说:“阿姨,我们有钱了,想买书。”我们又研究一下,看过的小人书不买了,买作文选吧,可是萍的弟弟和妹妹还小,不知道作文选的好,哭闹起来。我们只好买了两本小人书,两本作文选,萍买了《小学生优秀作文选》,我买了一本《中学生作文选》。萍问我为什么不买小学生的,我说:“你买了,咱们可以换着看,这样知识都有了,咱两个就小学中学的作文都会了。”
回家,我给新书包了个皮,躺在床上读书,读书原来这么快乐,就如吃了蜂蜜一样。这本作文选一直伴随我很长时间,我从此爱上了写作。
以后每到过年,父亲也带领我们一起看书读报。父亲把单位的《中国石油报》《辽河石油报》《共产党员》等刊物带回家。我通过读书读报了解到原来中国油田这么大,遍布全国,辽河油田占了十多个市县,还知道许多先进人物的故事。后来,爸爸订阅了《河南戏剧》《新少年》《语文报》《新少年》,这一本本刊物伴随着我的小学时光。
后来,我长大结婚有了自己的孩子,也是订阅报刊。女儿三岁时候,我带着她一起到市里,女儿拿出压岁钱,她娇声说道:“妈妈我有压岁钱,我也要买书!”我帮她选了几本图画书,是硬纸的,撕不烂的书。我还买了口袋小书《三字经》《道德经》《弟子规》等传统文化的小册子。每天给孩子讲书上的故事。以后每年春节,我都带孩子去书店用压岁钱买书。
孩子读小学三年级时,我开始学习写文章,有的发表在报刊上。我和孩子读书更是成为家常便饭。孩子写完作业就读她喜欢的书《郑渊洁童话故事》《骑鹅旅行记》《海底两万里》。三年级,孩子写作文没用我操心过,她总能写得得心应手。我爱人则喜欢看《微波炉菜谱》《美食大全》《中华少年美食历史故事》。因为写作,我也入了市作协和省作协,孩子也考进了重点高中,后来考进重点大学,现在女儿也是网站一名作家,稿费收入颇丰。
现在我家里有几百本书,每个房间都有书,书温暖了我的心房,书香飘逸,书香温馨了我们全家。